第二十七章分邦裂土,收归皇权
昱朝受藩王之乱久矣,削藩废番一事便成帝王心患,成败在此。
拂曦在皇宫内召集左相与端王商议的便是削藩一事,此事在成王进京之初玄祯帝便已经有了考量,如今成王一事已经解决,加之科举已经培植出一批新势力,此事朝堂一片安定,削藩之事便被提上了议程。
“朕意欲彻底废除藩王制,不知左相、皇叔以为如何?”玄祯帝坐于上座,看向下面侍立的左相岑与端王玄夜。
端王玄夜道:“藩王制是该早就废除了,如今倒是个极好的时机,各亲王均在盛京,封地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但是要以何种名义彻底废除藩王制?且如何安置这些没有了封地的亲王,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亲王心服口服交出封地的所有势力,而百姓却大家称赞陛下圣明。”左相岑瑾开口道,脸上露出深思之色。
“此事朕已经有了考量。以成王之事作为突破口,彻底废除藩王制。至于亲王的安置,盛京的亲王府不是还在么,亲王可以上朝议事,为二品大员,至于职务么,这事要好好安排。这废除藩王制一事还需要再斟酌一些细节,这件事朕会在朝堂上和众卿家商谈,不过如今这世家倒是听话了许多,也不枉朕的几番敲打,果然还是极会看眼色的。”
拂曦走近左相岑瑾,眼中有几分笑意:“说来朕倒是送了一份大礼给左相了,那端木甄左相接触过了,也知是才貌双绝、德艺双馨的人才,如今成了左相的东床快婿,左相该是十分满意了。”
“微臣惶恐。皇上英明,臣不敢私自揣摩圣意,陛下如此做自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玄祯帝虚扶起欲行跪拜请罪之礼的左相岑瑾,微微道:“左相言重了,端木甄与朕在珞瑜山上长大,他这人朕是极信任的。端木甄与左相之女情投意合,朕自是乐见其成。左相多心了,后宫之事朕暂无想法,至于子嗣之事,朕还年轻,朝堂未完全稳定之前这事便是空谈,若有大臣提议立后一事,左相与皇叔便尽量为朕推脱了,现在昱朝局势刚有所稳定,其余三国局势不明,朕无暇后宫纷争。”
“陛下,这清王如何?”
“清王是个极有分寸的人,当初在青州搜查出那批兵器前朕曾查探过清王,他心思深沉却不会做于昱朝有害的事,那兵器一事倒真如他所说时防范于未然欲进献于朝廷的,其中的差错不是一时能说得清的。至于明王就更不必担心了,他无意朝政之事,又谈何觊觎皇位之说,只是他们身后的那批势力怕难以善罢甘休,那股势力扎根在封地,要想彻底铲除、收服是有一定难度,要费些时日。但废除藩王制是志在必行的,这沉疴需要猛药,昱朝的朝政改革更需要一剂猛药。”
拂曦在金銮殿上以成王之事为例,借鉴昱朝几百年来藩王作乱之事,防范未然,下旨彻底废除藩王制,子孙后代不可再分封藩王,亲王在朝中任职,享受二品大员待遇。
如此一来满朝哗然,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而端王、明王以及清王则叩谢玄祯帝,移交藩王绶印,玄祯帝再亲授亲王绶印,并赐黄金各三千两算亲王在盛京的安家费,至于封地则由皇帝派人接管,藩王制便在无声无息中被废除了,没有丝毫风波。
百姓交口称赞当今圣上对亲叔叔的亲厚,成王谋逆却未诛,只是贬为庶人;收回三王封地,却保其一生富贵无虞,荣宠无限,加之在朝堂上任二品大员,地位尊贵,如此也是极为厚待这些叔伯了,比之以往尽数株连谋逆之人,对亲王赶尽杀绝的铁血帝王却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而关于藩王乱政一事,百姓们从说书先生之中听到的可多了,每次藩王造反便是这些百姓受累,如此玄祯帝废除藩王制却是民心所向了,于是这废除藩王制带来的危机便消弭与无形了,而这只是表面上的太平了,至于封地么,则可以说是暗流涌动了,不过玄祯帝最终还是将三王封地彻底收回。
如此这废除藩王制一事便尘埃落定,亲王也在盛京“安家落户”了。
第27章 分邦裂土,收归皇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