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4章 昌平大战[1/2页]

大魏天子 爱吃土豆的祝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再说那大晋皇帝杨秀,从建安南逃,直到遇到杨雄,方才喘了口气,杨雄得知北方尽失,京城陷落,只得保护着杨秀来到许州昌平。杨秀镇定下来,见身边并无得力战将,便封杨雄为许国公,暂代苏威为右丞相,特晋从一品大将军,并领兵部尚书衔,再兼领大司马,总管全国军政大事,——只不过此时的大晋只有东南两州之地,当地驻军仅有数万。
      杨秀此时倒大方的很,他也是不得不如此,高季兴、马元贞之流都是个空耍嘴皮子的,关键之时一点用也没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色;他于此存亡之际只想用这些把杨雄稳住,毕竟现在只有杨雄才是能打仗退敌的虎将,能让他免于被俘亡国的主心骨、顶梁柱了。
      杨雄也不推辞,急调各地驻军,并征发各郡县壮丁,扩充军队,征调粮草物资备战。
      北胡丁零王突稽师率部追击杨秀,在青州与许州交界的巨野泽遭到杨雄的伏击,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此后北胡一直忙着平定各州,对付赵无恤的天策军,对于偏安东南的杨秀倒再无攻击,杨雄得了空闲,整顿兵马,联络各地抵抗北胡力量,以期反攻。
      卢侯王若藉产率领八万精锐骑兵,号称二十万兵马,一路朝东南扑来。那丁零王突稽师等人现在配属于他,看快到了许州地界,提醒他自己就是在此吃了杨雄的埋伏。若藉产命他率领本部兵马,顺着官道直扑昌平,到达后要猛烈攻城;自己率领八万铁骑,兵分二路,分别绕向永昌平东北、西南,准备从侧后闪击杨雄。
      那丁零王突稽师率军直扑昌平,近城便展开攻击。昌平城经杨雄增固,加派了守军,面对北胡军攻击,并不慌乱,顽强抵抗;杨雄另派人调周围驻军迅速来援,他判断北胡军既然来攻,并不会只派这一万来人,至少要十万左右,那其余兵马必定隐藏起来,当在有利时机突然出现。突稽师一万兵马显得力量单薄,攻击不顺,便即退后暂歇。
      杨雄见敌军退后,便下令出城反攻。突稽师见杨雄竟敢追出来,便命反击。两军厮杀起来,各有伤亡,杨雄见本部兵马拼杀之时,仍然不如北胡将士强悍,便撤回城内。突稽师反追过来,再度攻城。但他兵力毕竟太少,而昌平城内守军便有两万五千人。
      突稽师眼望城墙,心道我军骑兵精悍,若强行攻城,而敌军则利用守城的有利之势,那是以我之短攻敌之长,伤亡必然惨重,而且还绝攻不下这小小的昌平城。思来想去,便把一万兵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佯攻,一部分埋伏起来,准备伏击再度出城反攻的守军。
      但守军不再出城反击,只牢牢守城。突稽师连攻一天,都没有进展,反倒损伤一千多兵马。眼见天黑,便命撤下,就在城外扎起营帐安歇。
      夜过子时,杨雄带领一万守军,悄悄出城,来偷袭北胡军。突稽师也有防备,两军顿时杀在一起。北胡兵骁勇强悍,大晋军兵力稍多,两军直杀得天昏地暗,僵持起来。杨雄急命人回城,下令守城只留五千军兵,再调一万守军出城,加入战局,誓要全歼这股敌军。只要能在北胡援军赶到之前全歼这股敌军,即使那北胡主力大军赶来,杨雄也无所畏惧。
      一万守军加入,突稽师有些支持不住,只盼若藉产快些来援。天色渐亮时,突稽师只道若藉产这老东西,是想要本王死在此地吗?再不出现我就要全军覆没了,下令全军且战且走,往北败退。
      杨雄想要全歼北胡丁零王部,

第74章 昌平大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