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桃树上“来年再会”的光字还没散,卖糖人的老摊主突然从布包里掏出个木匣子,打开时,一股混着糖香与灵脉气的暖意扑面而来——里面竟整齐码着十二只糖人,正是全界十二种核心灵脉的模样,桃灵脉的粉花、竹灵脉的翠节、贝灵脉的银贝,连最罕见的梭梭灵脉,都捏得带着层淡金砂光。
“这是我用三个月时间捏的,”老摊主指尖拂过梭梭灵脉糖人,糖衣上的砂光竟泛了泛,“每只都用对应灵脉的水和的糖,前几日给梭梭灵脉送了只,它的光缠在糖人上晃了半炷香,想来是喜欢。”青禾眼睛亮得像星,伸手轻轻碰了碰桃灵脉糖人,指尖传来温软的甜意,“我要把它们放进灵脉图鉴!让每个灵脉都能‘看到自己的糖人模样!”
正说着,玄都观的道长从袖中取出一卷素色绸布,展开时,上面竟用灵墨画着全界灵脉分布图,每处灵脉旁都题着小字:“桃溪灵脉,喜晨露,善护佑;柳灵脉,耐苦寒,懂坚韧……”道长指着绸布上的空白处,“这是留给你们的,往后护脉时遇到新的灵脉,便添上它的模样与习性,百年后,便是新的‘灵脉全卷。”苏桃接过绸布,指尖刚碰到墨迹,绸布上的灵脉符号突然亮了,与剑上的灵脉光缠成一团,像在给绸布“认主”。
市集的杂技艺人这时扛着个木架过来,架上挂着串铜铃,正是之前在竹林里见到的“中元护脉铃”。“我们找铁匠给铃加了层灵脉铜,”艺人摇了摇铃,铃声里裹着松灵脉的清响,“往后你们护脉时摇响它,附近的灵脉就能听见,还能帮着驱小邪祟。”林欢接过铜铃,系在灵脉图鉴的封面上,铃身一荡,竟与图鉴里的灵脉光应和着,发出细碎的“叮铃”声,像灵脉在轻声应答。
人群散去时,暮色已漫过桃溪坞的山尖。我们坐在老桃树下,青禾把十二只灵脉糖人一一夹进灵脉图鉴,每夹一只,书页上对应灵脉的图案就亮一分;苏桃将玄都观的灵脉绸布铺在石桌上,用松灵脉的翠针固定边角,风一吹,绸布上的灵脉符号竟在光里轻轻晃;我握着那串护脉铃,指尖摩挲着铃身的刻痕,忽然觉出胸口的桃灵脉玉佩又热了热——低头看时,玉佩竟浮起缕淡粉光,落在绸布的空白处,慢慢聚成个新的灵脉符号,像在说“这里还有我”。
“是桃溪坞的本土灵脉!”林娟惊喜地指着符号,“以前只知它护着老桃树,竟没发现它也是独立灵脉!”苏桃赶紧拿出灵墨,在符号旁题字:“桃坞灵脉,守桃溪,伴护脉人,喜烟火气。”刚写完,老桃树的枝干突然晃了晃,落下几片带着灵光的桃瓣,正好落在绸布的符号上,像在点头认可。
入夜后,我们把系着护脉铃的灵脉图鉴、画满符号的绸布,还有那只仿唐盂兰盆一起抬进护脉阁。阁里的旧书架上,苏苓祖师姑的手札旁终于有了新的“伙伴”——灵脉图鉴压在绸布上,盂兰盆摆在最上层,护脉铃挂在书架旁,风一吹,铃响与书页翻动声混在一起,竟像故人与今人在轻声交谈。
走出门时,青禾突然停下脚步,从布包里掏出片去年北地梅灵脉送的花瓣,轻轻贴在护脉阁的门上:“给祖师姑留个念想,告诉她我们把灵脉护得很好。”花瓣刚贴上,门缝里竟飘出缕松墨气,与花瓣的梅香缠在一起,像在回应这份心意。
往住处走的路上,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桃树下的灵烛还燃着,光里浮着细碎的灵脉光点,像撒了满地的星子。苏桃突然说:“明年中元,我们去北漠看柳灵脉吧,带些新做的松针囊,再给它看灵脉图鉴里的糖人。”青禾立刻点头:“还要去东海找贝灵脉,让它看我们画的绸布!”林欢笑着补充:“再请玄都观的道长一起,给新发现的桃坞灵脉做场小法会。”
我握着护脉铃,轻轻摇了摇,铃声在夜里传得很远,连溪边的水都跟着晃了晃,泛出层淡光。忽然觉得,这个中元节的收尾,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灵脉与我们新羁绊的开始,是护脉故事新篇章的开始,是这方山海里,凡人、灵脉、故去守护者,永远未完的“相伴之约”。
夜风裹着桃香吹过,我摸了摸胸口的玉佩,又看了看身边笑着规划来年的伙伴,忽然无比确定:往后每一个中元,每一段护脉路,都会有灵脉的光引路,有伙伴的笑添暖,有故去者的念想护佑——这方山海,永远会是我们最安心的家。
护脉阁的门刚掩上,门外突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我回头时,正见只浑身沾着松针的小松鼠,嘴里叼着颗泛着淡绿光的松子,蹲在门槛上,黑亮的眼睛盯着我们手里的护脉铃。
“是竹灵脉旁的那只小松鼠!”青禾认出了它,去年我们帮竹灵脉补灵气时,这小家伙总跟着我们跑,还偷过青禾布包里的坚果。小松鼠见我们注意到它,把松子放在地上,用爪子推了推,又抬头对着护脉阁的方向叫了两声,像是在“邀我们去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们跟着小松鼠往竹林走,月光穿过竹叶,在地上洒下细碎的光斑。走了约莫半柱香,眼前突然亮了——竹灵脉的淡绿光竟聚成了片光帘,光帘里映着幅画面:全界的灵脉都在“忙碌”:柳灵脉在北漠抖落枝上的寒霜,枫灵脉在东原舒展泛红的叶子,贝灵脉在东海托着飘远的河灯,连最腼腆的梭梭灵脉,都在沙地里用灵光画着“谢”字。
“灵脉在‘报平安呢!”林娟的声音带着暖意,她伸手碰了碰光帘,竹灵脉的光立刻缠上她的指尖,像在撒娇。小松鼠这时跳到竹灵脉的枝干上,叼起片带着灵光的竹叶,丢给苏桃——竹叶上竟用灵墨写着“来年见”三个字,字迹歪歪扭扭,却满是心意。
苏桃把竹叶夹进灵脉图鉴,刚合上本子,就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梵音——是桃溪寺的僧侣在做晚课,诵经声裹着灵脉的光,飘得很远。我们往寺里走时,见大
第411章 小法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