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将目光投向窗外。
天色已大亮,晨曦洒在江州这座城市的轮廓上。
2005年的江州,正是一座处于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中的典型中国城市。
老城区的青瓦白墙间,茶馆刚刚开门,飘出茉莉花茶的清香和老人们慢悠悠的谈话声;
而新兴的科技园区和大学城周边,网吧已经开始营业,里面响彻着键盘鼠标的噼啪声和年轻人鏖战网络游戏的激昂呐喊。
关于“光棍节”这个从校园BBS诞生、经由淘宝这类新兴平台推广开来的新鲜概念,也正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悄然引发着迥然不同的议论与碰撞。
就在光速科技为他们的第一款产品全力备战之时,2005年11月的中国手机市场,正处在一个微妙而关键的转型前夜。
根据明朗桌面上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当时中国市场仍由国际品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诺基亚凭借其坚固耐用的品质和丰富的产品线(从低端的1100到高端的N系列)稳坐头把交椅,市场份额超过30%;
摩托罗拉经典的刀锋系列(RAZR V3)风靡一时,引领着超薄设计风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星则凭借出色的设计和营销,在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索爱在音乐手机领域独树一帜,其Walkman系列深受年轻人喜爱。
国内品牌方面,波导、TCL、夏新等凭借渠道下沉和价格优势,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保有可观份额,但普遍面临品牌溢价低、利润空间薄、核心技术依赖外购的困境。
整个市场,功能机仍是绝对主流,彩屏、和弦铃声、摄像头(通常是30万像素)成为标配。
智能手机初露峥嵘,但多采用Symbian或Windows Mobile系统,价格高昂,属于高端商务人士和科技爱好者的玩物。
价格层面,主流国际品牌的热门机型价格大多集中在15003000元区间,国产知名品牌机型则在8001500元居多。
千元以下市场则充斥着大量无名山寨机或小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渠道方面,线下实体店、运营商营业厅、家电卖场是绝对的销售主力。
国美、苏宁等连锁渠道影响力日增。
而像淘宝这样的线上电商平台,对于手机这种价值较高、需要体验的商品而言,还远非主流销售渠道,更多是作为一个补充的信息展示和比价平台存在,信任度建设尚在初期。
正是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光速G1的定价策略显得极为大胆甚至冒险。
它将一款配置主流(联发科芯片、30万像素摄像头、彩屏和弦铃)的手机,直接锚定在888元的标价,并通过促销手段将实际入手价拉低至588788元区间。
这一定价,不仅精准切入了一个竞争相对空白的价格带,更是对传统手机销售渠道和利润模式的一次正面挑战。
它试图向市场证明,通过互联网直销、压缩中间渠道成本,同样配置的手机可以拥有颠覆性的价格。
明朗深知,他们不仅仅是在卖一款手机,更是在试探一种新的可能性,一种打破传统行业壁垒、借助互联网力量直接触达用户并创造价值的新模式。
成功与否,几个小时后即将见分晓。
他收回目光,再次聚焦于眼前忙碌的团队和闪烁的屏幕,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喜欢。
第307章 光速必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