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诗声悠悠,落在深夜寂寥的巷子里。
晋布听得一头雾水,只觉得句句里都带着“月”字。
仿佛绕口令似的,倒也听得很带劲,忍不住跟着傻笑。
而葛尔东赞却不同。
他年长几岁,又在中原待得久些。
虽然诗句未必都听得明白,但大意还是能咂摸出来的。
起初,他还点头称赞,口里连说“妙极妙极”。
可随着李北玄一首接一首,葛尔东赞的神色,却渐渐收敛起来。
尤其是听到“天涯共此时”与“故乡明”时,他心头忽然一紧,手里的酒壶也停住了。
晋布还在傻笑,拍手大喊:“好诗!再来几句!”
葛尔东赞却抬手拦了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明悟。
“李贤弟。”
他缓缓开口,目光凝在李北玄脸上,声音里多了几分探究:“你这几首诗,说的是思乡之情吧?”
李北玄闻言,暗暗松了一口气。
心说你们终于明白过来了,再要不懂,劳资肚子里可没存货了……
可面上还是轻轻一笑,似是随口道:“正是。人在异乡,听闻笙歌笑语,未必真快意。偶尔望月,心里难免有些牵挂。”
说着,他晃了晃酒盏,仿佛只是在自叹。
可眼神,却不动声色地掠过葛尔东赞与晋布。
此时,晋布依旧没反应过来。
依旧傻呵呵点头:“对对!我今晚玩得开心极了,可要说起故乡嘛,我还真是想念高原的牛肉与奶酒!哈哈!”
葛尔东赞却沉默了片刻,忽然低低叹息一声。
明白过来。
李北玄这是在问他们,怎么还不回吐蕃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按理来说,葛尔东赞与晋布此行入武,说白了,不过是为了一桩活命的差事。
吐蕃地处高原,本就苦寒。
往昔虽有强盛之名,但百姓生计实在艰难。
尤其近些年,天气越发反常,冷得越来越早,冷得也越来越厉害。
中原人或许只是觉得冬季难捱一些,可在吐蕃,天寒的感受远要强烈。
往昔还能依靠转运青稞、牛羊来勉强维生。
但近两年,连最硬实的青稞,都减产到几乎颗粒无收。
粮食缺口愈发巨大,牲畜死亡频频传来。
许多地方已陷入了彻底的饥饿。
吐蕃若撑不住,哪怕号称百万部落,也会在数年内元气大伤。
恰在此时,他们听闻中原出现了一种奇物,可以令作物增产数倍,且又有改良黑石燃料的方法。
吐蕃旧来便用黑石取暖,但往往毒烟弥漫,不少人因此中毒而死。
若真能解决这一隐患,那几乎等于多了半条命。
正是这番传闻,才让他们不惜远行入武。
名义上是开互市,实则就是打秋风。
想趁着这次朝贡机会,换取一些救命的货物。
而中原朝堂上议来议去,最终虽然没有开通所谓互市。
但赢世民却主动表态,愿意以半卖半送的形式,将部分肥料赠与吐蕃。
而按理说,他们此番已算大功告成。
既然得了救命的肥料与燃料改良之法,本应立刻返国,将消息和货物送回,以安百姓之命。
然而,葛尔东赞迟迟未归,却另有隐忧。
喜欢。
第1085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