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玄中城劳动国际总部大楼的顶层办公室内,朱昭熙站在窗前,目光投向远处正在施工的建设工地。塔吊缓缓转动,工人们正在为新的技术研发中心浇筑地基。这座规划中的建筑将容纳来自各国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李怡拿着一份报告走进办公室,将文件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34;韩国和代国正式申请加入我们的技术创新基金,另外还有三个小国也提交了申请材料。34;
     朱昭熙回到桌前,翻开报告。申请名单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国企业和工会的名称,后面附带着详细的技术需求和改进方案。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纸面,停留在几个特别标注的项目上。
     34;告诉他们,只要遵守规程,谁都可以来。34;朱昭熙合上报告,34;技术创新基金本来就是为了共享知识、共同进步设立的。34;
     李怡点头记下,又补充道:34;有些国家的厂主还在犹豫,担心技术共享会削弱他们的竞争力。34;
     34;竞争力不是靠藏着掖着来维持的。34;朱昭熙说,34;只有当所有人都进步,整个联邦的工业水平才能提升。你去安排一下,让已经受益的厂主们分享他们的经验。34;
     就在劳动国际总部筹备下一次技术交流会时,各国的工厂里正在发生着静悄悄的变化。本次技术交流会的议题定为《如何让工人真正参与技术决策》,参会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普通工人的名字。
     在明国松江纺织厂,王顺正带着一群年轻工人学习看图纸。他们围在一台出了故障的织机旁,对照图纸分析问题所在。
     34;这里,传动轴的磨损超过了标准值。34;一个年轻工人指着图纸上的参数说,34;按照规程,早就该更换了。34;
     王顺赞许地点头:34;不错。但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个部位容易磨损吗?34;
     工人们面面相觑。王顺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图:34;因为设计时就存在缺陷。我们可以给它加个辅助支撑装置...34;
     在宁国造船厂,赵虎和工友们改进了焊接工艺。他们发现通过调整焊接顺序和电流参数,能够减少船体变形,使建造时间缩短了五天。这个改进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降低了材料损耗。
     张厂长起初对这个改变持怀疑态度,但看到实际效果后,不得不承认工人们的智慧。34;以后这类改进,你们可以直接报给技术科,34;他对赵虎说,34;只要确实有效,厂里都会支持。34;
     每个月的技术改进会上,工人们都能提出几个实用的小发明。有的改进了工具设计,使操作更加顺手;有的优化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的想出了安全生产的新方法,降低了事故风险。
     厂主们看着这些创新带来的效益,终于认识到工人的价值不止在于体力劳动。周启元在工业协会的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34;以前我觉得工人只管干活就行,现在才知道他们有多聪明。只要我们肯放手,他们能创造的价值远超想象。34;第382章 技术新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