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支票[2/2页]

且隋 玄武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惊慌无措的宇文娥英,连连点头。
     于是,宇文述在旁口授,宇文娥英手书了一份表奏。
     里面,夹着一份宇文述早就炮制好的书信。
     宇文娥英亲自封口,并在封口处注明“密表”二字。
     那意思就是说,这是臣子进呈、并由皇帝亲启的秘密玩意儿!
     成了!
     李浑、李敏谋反的人证、物证齐备。
     当然,还少不了李浑的亲侄李善衡!
     李善衡,也不是善茬,他可是李浑的铁杆。
     当年正是他,受亲叔叔李浑指使,出手干掉了李浑承爵路上的拦路虎——李穆的嫡长孙李筠。
     之所以算铁杆,不仅仅是李善衡是李浑的幸运星,而且李浑还出手用替死鬼帮李善衡洗脱了杀人之罪,且一直跟着李浑飞黄腾达!
     呵呵!
     真是妙哉、巧哉、善哉、绝哉、狂哉!
     李浑、李敏、李善衡等,李氏家族共三十二口人被腰斩。
     余下男女老少上千人口,全部流放到岭南一带,为奴、为役、为伎。
     大隋历史上,由声名显赫、功勋卓着的李穆光大的这一家族,轰然跌落神坛,没入尘埃。
     可谁能料想,这事儿的根源,就是一张轻飘飘的远期支票!
     导火索,是安伽陀的谶语和横行小街小巷的童谣!
     但从广皇帝的角度来说,这何尝又不是一次借力打力、消除关陇势力的完美政治打击行动?!
     李穆家族,倒下去了。
     宇文述,报了仇了。
     宇文娥英,赐鸩而终。
     但是,漂浮在大隋大街小巷中的谣谶幽灵,就这样消失了吗?
     已经种在广皇帝、五贵们、有心人们心中的那颗毒草,已经枯萎殆尽了吗?
     不!
     事实证明,任何时代,都不缺乏种草达人,更不缺乏提供心灵沃土的草民、草农、草场。
     那么,这世界上谁是拔草的人、割草的人?
     他?
     她?
     还是他们?
     现在,这十二年刚刚进入仲春,毒草又开始疯涨。
     这一次的霸榜歌谣,字儿变多了,意思变得更隐晦。
     但,更险恶!
     字儿多,就可被人牵强附会、延伸联想的机会变多!
     这首叫《桃李子》的童谣,整首歌词是这么说的:
     “法律存,道德在,白旗天子出东海。
     桃李子,莫浪语。黄鹄绕山飞,宛转花园里。
     桃花园,宛转属旌幡。
     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
     桃李子,洪水绕杨山。
     江南杨柳树,江北李花荣。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成。”
     当白鹭寺调查的奏表呈到广皇帝面前时,广皇帝瞬间就将眼睛眯了起来。
     偷偷观察的阿布,甚至能看到他合上眼皮之前,那道突然爆出的寒芒!
     杀意!
     阿布不了解当初绞杀李穆家族时,广皇帝在下定决心之前,是不是暴露出这道凌冽的杀意。
     但想来,这道寒芒,广皇帝肯定有,且并不想让任何人看见!
     扫到那束骇人光芒的瞬间,阿布就自然地低下了头,变得一动不动。
     可是其他的人,裴矩、宇文述、虞世基、裴蕴、萧瑀、封德彝等人,还傻傻地瞅着皇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咋办?
     “众位爱卿,你们是何对策?”
     广皇帝眯了好一会儿眼睛,然后缓缓地睁开,目光如常,看着下面的这五六七个近臣。
     偏殿里,鸦雀无声。
     关于老早以前的一段传说,已经开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疯狂萦绕。
     那,还是大兴城未建的时候。
     刚刚立国的大隋君臣,全都挤在狭小逼仄、陈旧干旱的汉长安城里办公。
     长安,这座自汉朝建立以来,已经经历近八百年的旧都城,早已不堪重负。
     首先,是皇城中的宫宇建造,朽蠹破败,每一年都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修修补补。
     其次,伴随着大隋的人口剧增,长安城中拥挤不堪,许多大臣都无法在城中求得一宅,只好拥挤在馆舍中栖身。
     第三,由于当初建都选址的问题,地下供水咸卤,难以饮用;而因地势低洼,造成排水困难,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因污染而造成的瘟疫,更是时有发生。
     第四,汉长安城北面近临渭水,而渭水道南北时动,时时威胁着都城的安全。
     因此,文皇帝心中早就有另寻他地建都的念头。
     伴随着大隋国势日隆,文皇帝这个执念就变得越来越强烈。
     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更何况是有执念的文皇帝。
     终于,有一个晚上,文皇帝在他的龙床上做了个恐怖的梦,简称噩梦!
     他连夜找来术士庾季才,以及“四贵”苏威、高颎、杨雄、虞庆则,描述了自己的噩梦。
     却说梦中,文皇帝正在长安旧城中行走,忽然天降暴雨,都城四围洪涛汹天,挤压得城墙都“噼噼啪啪”直响,眼看城破不保……他大叫一声,原来是惊魂一梦,汗出如浆。
     他先问方士庾季才,看这个梦是吉是凶?
     当然是凶了!
     大凶!
     当迁都!
     “四贵”大臣,倒是各有意见。
     有坚持旧都进行改造的,如高颎、杨雄、虞庆则;也有支持方士庾季才解梦后的破术观点的,如苏威。
     于是,这事儿就自然而然的闹到朝堂上进行公论,结果意见更加混乱。
     受文皇帝控制的太史、苏威等,力挺迁都,说什么旧宫冤魂重积,多有鬼妖,必须迁都。
     而不太受文皇帝控制的贵族门阀、朝中重臣们,则坚持汉长城乃千年古都,富含汉家气脉,不可妄动。
     哈哈呼!
     就在大伙儿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有人冒了出来!
     朝廷重大势力代表——关陇大户、丹书铁券的太师、申国公李穆,挺身而出,力主迁都。
     他上了一表,引经据典,历数各朝迁都的史实,并长篇大论的论证为什么必须迁都。
     概括起来就是:迁都是天道所归,人民所望;吾太师代表天下臣民上表请愿,合天道,迁新都!
     文皇帝大悦,说:
     “太师,乃万民之仰望也,此请必需应。迁都,善之善者也!”
     于是,后来就有了宇文恺的奇迹——大兴城。
     这座城,也是大中华最早的“中华速度”和“基建狂魔”之基因所在!
     仅用一年,就将新都大兴修建完成!
     这座都城,一举成为了当时乃至后世很久的时间段里,全世界最大、最壮丽的都城!
     直到另一座更加震惊世界的伟大都城——东都洛阳城建成之后,中华帝国——大隋,也正式进入世界各国国史。
     他们这样记录大隋,中央之国!
     他们这样记录洛阳,世界中心!
    喜欢。
  

第2章 支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