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觉得这寻常字句,比辞赋里的 “兰皋”“蘅薄” 更动人。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 “青蒿驱蚊”“糠麸发酵” 的实在话,老辕的字里行间却透着股生气!让人仿佛能看见她踩着泥鞋在猪圈旁记录的模样,听见她教农妇辨猪瘟的语调。”
曹植身上诗人的浪漫在此刻换了模样。
曹植原以为浪漫是 “翩若惊鸿” 的想象,是 “高台多悲风” 的感怀,却不知把日子过成实实在在的烟火,教百姓从泥土里刨出活路,才是更沉厚的浪漫。
风卷着桂花酒香掠过纸页,曹植再次笑了:“原来最动人的诗,不在笔墨里,在这人间烟火的平仄里。”
曹植与老马等找了客栈歇脚,那客栈二楼推开窗便能看到秦淮河。
再远处还能看到吴钩歌舞团的姑娘们排练,水袖翻飞如白鸟振翅,围栏外还有不少围观的百姓里,有贩夫拍着大腿叫好,有妇人抱着孩子跟着节奏晃,连垂髫小儿都踮脚扒着戏台边看。
曹植远远望着那片喧闹,忽然想起许都和邺城的宫宴,乐师奏的是雅乐,舞姬跳的是古礼,哪有这般鲜活?
客栈的竹榻还没坐稳,楼下的喧哗就漫了上来。
曹植刚把买来的《养猪指南》搁在桌案上,就听见楼下大堂里高声议论嚷嚷:“听说了吗?吴钩舞团今儿演《赤壁新篇》,昨儿没看着的,今个可得早点去占座!”
“可不是?前儿我那婆娘去晚了,被挤在最后头,回来直念叨领舞的李老板转扇子时像飞着只白蝴蝶。”
说话间,窗外街巷里已有提着灯笼的孩童跑过,嘴里喊着 “看跳舞喽”,银铃似的笑声撞在窗纸上,颤巍巍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植捏着书页的指尖顿了顿。他原想午后小憩一番,再细读养猪指南,此刻却被那 “白蝴蝶” 似的描述勾动了心思。
诗人的想象总爱追逐鲜活的意象,是转扇时翻飞的裙裾,是台下攒动的人头里藏着的万千心绪,还是那被百姓念叨着的、比辞赋更热闹的人间?
曹植望向老马,见对方也正望着自己,眼里带着了然的笑。
曹植早把书往行囊里一塞,摸出几枚铜钱:“走,去看看这能让挑夫婆娘念叨的‘白蝴蝶们,是何等模样!”
远山衔着落日,霞光浸透建业城的檐角,曹植已随着人流往戏台子挤。
手里攥着刚换的 “入场券”,被汗濡得温热。这是老马花了好大功夫,才换来的 表演门票。粗布商袍的袖子被旁边挑担的老汉蹭了又蹭,肩上还挨了孩童的糖画棍一下,曹植却像没察觉,只跟着往前挪,鼻尖萦绕着周围人身上的皂角香、汗味,还有远处飘来的桂花糕甜气。
舞台前早已黑压压一片。
曹植被挤在中间,踮脚才能望见台上的幔布。有妇人抱着吃奶的娃娃,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哄睡;有穿短衫的汉子,往嘴里塞着炒豆子,壳吐在脚边;连白发老丈都拄着拐杖,眼神亮得像含着星子。
在这里,没人认得他是曹三公子,只当是他个赶热闹的北方商人,有人撞了他胳膊,还笑着道声 “借过”。这感觉令曹植陌生又新奇,像褪去了华服,赤足踩在松软的泥土里。
喜欢。
第343章 曹植体会到沉厚的浪漫[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