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六章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2/2页]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祭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糟?”
     李承乾的担忧是现实的。
     此前的科举进士,空谈误国是一方面,骤然授官后因不通官场规则,不谙庶务细节而闹出乱子甚至被老油条们耍得团团转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世家子弟在这方面,确实拥有传承的优势。
     赵牧原本闲适靠在软榻上的身体,在李承乾说出这番话后,微微坐直了些,眼神中掠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太子这临门一脚的迟疑,点出了一个被他之前的“新六艺”构想所忽略,却至关重要的环节,经验!
     暖阁内一时安静,只有炭火细微的噼啪声。
     片刻,赵牧眼中那点思索沉淀下来,化为一种更深的谋划。他放下棋子,重新拿起那张被李承乾抓得有些褶皱的黄纸,仿佛在重新审视整个链条。
     “殿下的顾虑,也不无道理。”赵牧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梳理脉络的清晰,“纸上得来终觉浅,再好的苗子,也得在土里扎下根,经风雨才能成材。”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承乾:“那这科举之路,就不能一步登天。得给它分出梯次,架起台阶,让人才在学与用之间,有个过渡!”
     “梯次?台阶?”李承乾精神一振,立刻凑近矮几,眼神紧紧锁住赵牧,手中的笔悬在小册子上方,随时准备记录。
     “正是。”赵牧只是思虑了片刻,便有了清晰构建,“我说你记。”
     赵牧这回算是让李承乾有了个反应时间,待李承乾提笔准备好后,才缓缓说道:“可将科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县试,乡试,府试,会试,到最后的殿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县一级开始,逐级选拔人才!”
     赵牧顿了顿,待李承乾记下,才又继续有条不紊道:“第一步,县试,考基础经义确保识字明理,会算账,知律法常识,晓得法度。
     “合格者,授童生之名,此名非实职,仅代表其拥有了继续攀登科举之阶的资格。”
     “人数可广,意在筛掉目不识丁者,给天下有志于学稍通文墨者一个起点!”
     李承乾迅速在册子上记下。
     “第二步,府试。”赵牧的手指向上移动一阶,语气加重:“此乃关键一跃!”
     “从这一步开始,便要以这‘新六艺为核心,重点考核!”
     “能在此等务实之考中脱颖而出者,授秀才功名!”
     李承乾笔走龙蛇:“府试取秀才,以新六艺核心考取”。
     “而秀才之贵,”赵牧的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不仅在于功名本身,更在于其带来的习政之权!”
     “凡秀才者,可凭功名文书,至其籍贯所在之府、县衙门报到!衙门须为其安排‘见习之位,或随同僚处理日常公务,或誊抄整理卷宗,或协助下乡勘察田亩水利,甚至跟随捕快处理些民间纠纷!”
     “时限…可定为一年或半载。秀才于此期间,领俸禄但却无实权,,且需按时点卯,学习衙门运转之规,熟悉地方治理之实,体会民间疾苦之深!”
     “衙门主官负有教导、考察之责,需对其见习表现出具评语!”
     李承乾的眼睛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见习!
     他激动地在册子上笔走龙蛇,墨点几乎洇透纸背。
    喜欢。
  

第二百九十六章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