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铁轨奇缘[2/2页]

我们都是九零后 秋水海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行李箱边,亮晶晶的眼睛盯着李悦手中的红桃A,被母亲用绣着牡丹花的布帕轻轻搂回怀里,却仍不住偷偷伸手去够散落在箱盖上的梅花J。邻座大爷笑着递来一把炒货:“娃娃们接着玩,这可比电视里的节目有意思!”
     夜幕彻底笼罩大地时,车厢顶灯调暗成暖黄色。林阳歪着头睡着了,口水在嘴角拉出细丝,滴在胸前印着校徽的书包带上。苏瑶和李悦蜷缩在座位上,借着手机屏幕微光分享少女心事。她们讨论着QQ空间的装扮,争论哪种花藤挂件更配黄钻背景,手指不时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
     晚餐时分,狭窄的车厢过道俨然变成热闹的宴会厅。林阳率先将行李箱横在四人座位前充当餐桌,箱盖上还残留着上午玩扑克时洒落的瓜子壳。他掀开玻璃罐,浓郁的辣酱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红亮的油辣子裹着白芝麻,光是闻着就让人直咽口水。苏瑶则小心翼翼地展开几张煎饼,面饼边缘烤得金黄酥脆,散发着麦香,与辣酱搭配相得益彰。
     李悦的自热火锅最为引人注目。她撕开包装时,车厢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34;自煮神器34;几个大字印在鲜亮的包装上,操作说明旁还印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插画。随着发热包与水接触发出34;滋滋34;声响,麻辣香气迅速扩散,引得周围乘客纷纷侧目。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姐忍不住问道:34;妹子,这东西不用火就能煮?34;
     九月则拿出大姨精心准备的腌菜。玻璃瓶上贴着泛黄的便签,娟秀的字迹写着34;一次别吃太多,对胃不好34;,边角处还沾着些许油渍,显然是经过反复叮嘱。腌菜酸香扑鼻,脆嫩的口感让众人赞不绝口。
     隔壁大叔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笑着掀开军绿色水壶盖:34;娃娃们尝尝我这野菊花茶,败火!34;浑浊的茶汤里漂浮着几片干枯的花瓣,入口微苦,回味却带着自然的清甜。大叔自豪地说这是他在老家山上采的,特意晒干带来路上喝。
     美食当前,话题也愈发丰富。从家乡的特色小吃聊到各地的风景名胜,他们掏出手机,用提前下载好离线包的谷歌地图规划未来旅程。李悦的诺基亚E71在阳光下反光严重,她不得不举着本《读者》杂志遮挡光线,手指在全键盘上快速滑动,标注着长安古城墙、青市栈桥等景点。
     九月望着窗外疾驰而过的路灯,像坠落人间的流星,突然听见身后传来压抑的啜泣声。转头看见一位中年妇女正对着手机照片抹眼泪,屏幕上是两个穿着褪色棉袄的小孩,身后土坯墙上贴着歪歪扭扭的奖状。
     凌晨三点,列车停靠在某个小站。九月被剧烈的刹车声惊醒,看见窗外站台的白炽灯下,几个穿着军大衣的小贩正在兜售茶叶蛋。蒸汽从竹编保温桶里升腾而起,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
     这时,行李架上传来轻微的晃动声,她刚要起身,身旁的林阳已经惊醒,两人几乎同时伸手扶住即将滑落的行李箱。34;你怎么醒了?我睡觉浅,总怕错过站。34;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镀了层银边,林阳手腕上的硅胶手环在阴影里若隐若现。
     清晨五点,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车厢里弥漫着浓郁的泡面味,李悦正踮着脚在过道加热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桶装泡面的铝箔盖在晨光中微微发亮。苏瑶对着小镜子编发,发丝间别着家乡的蓝印花布发夹,碎发被车顶漏下的阳光染成金色。
     林阳端着保温杯从洗漱间回来,杯口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眼睛:34;我接了红糖姜茶,昨晚看你总揉肩膀,是不是着凉了?34;接过杯子的瞬间,九月感受到透过陶瓷传来的滚烫温度,像被一团小火苗温柔包裹。她看见斜对面的大妈正在给小孙子喂鸡蛋羹,搪瓷碗边缘缺了个口,却擦得锃亮。
     当列车缓缓驶入长安站台,正午的阳光如金箔般倾泻而下,在铁轨上折射出刺目的白光。九月望着对面的林阳将印着长安大学校徽的书包背好,深蓝色的布料在强光下泛着细密的光泽;苏瑶正小心翼翼地将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塞进文件袋,反复抚平卷起的边角;李悦则把铅笔标注的纸质地铁线路图折成小块,塞进牛仔裤后兜,动作间带着几分郑重。车厢广播里播报站名的声音响起时,九月突然意识到,这场36小时的旅程即将画上句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车厢连接处的人群开始缓慢流动,金属门开启的瞬间涌进裹挟着热浪的风。在车厢门口,林阳突然从外套内袋掏出一包桂花糕,包装纸被攥得发皱,边缘还沾着细碎的饼干渣:“本来想路上吃,一直忘了,你带着。”
     苏瑶伸手拥抱李悦时,眼泪毫无预兆地砸在对方肩头,浸湿了印着卡通小熊的卫衣布料。李悦反手拍着她的背,声音却有些发颤:“说好了,寒假在南市老街的火锅店不见不散!”九月笨拙地用带着笔画输入法的手机记录下大家的联系方式,屏幕在烈日下泛着刺目的反光。
     九月拖着行李箱走下列车,长安的风裹挟着古城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热浪里混着柏油马路的焦糊味和街边小吃摊的孜然香。站台广播与火车鸣笛交织成一片,远处钟楼的轮廓在明晃晃的天光下清晰可见。
     她回头望去,那节承载着36小时故事的车厢正在缓缓启动,车窗玻璃成了流动的画框:织毛衣的大妈摘下老花镜塞进布包,农民工大叔将蛇皮袋顶在汗湿的肩头,小情侣躲在遮阳伞下分食着冰淇淋。
     随着列车加速远去,那些在车厢里发生的温暖对话、迸发的炽热梦想、真诚灿烂的笑脸,如同电影片段般在九月脑海中闪回。她摸出兜里的手机,打开QQ界面,在签名栏郑重地写下:“2011,新旅程,遇见更好的自己”。
    喜欢。
  

第73章 铁轨奇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