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长安还裹挟着料峭寒意。九月把草帽换成毛线针织帽,顺着火车站前的解放路往前走。正午的阳光苍白无力,斜斜地洒在结着薄霜的柏油路面上,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吱呀作响,远处城墙根下还堆着未化的残雪。
街边商铺的卷帘门半开半掩,卖烤红薯的铁桶冒着袅袅白烟,混着煤炉特有的焦糊味在空气中弥漫。老式电线杆上贴着褪色的小广告,“办证刻章”“疏通下水道”的字样被寒风撕得支离破碎,几张残留的春晚宣传海报在风中扑棱作响。
走了约莫十来分钟,九月在一条巷口瞥见了一家名为“家常味快餐”的小店。褪色的招牌上,“快餐”二字的红色油漆已经斑驳,塑料门帘上凝着薄薄的水珠,随着进出的人晃动时发出细碎的声响。
推门而入,暖意裹挟着白菜炖粉条的香气扑面而来,墙皮剥落的墙面上贴着泛黄的价目表,价目表边缘用透明胶带反复粘贴过。七八张八仙桌被煤炉烘得暖意融融,桌上残留的油渍在灯光下泛着微光,桌面上还刻着不知哪年哪月留下的“到此一游”字样。
“姑娘,坐这儿!”老板系着补丁摞补丁的围裙,端着搪瓷缸子从后厨探出头。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嗓门洪亮,围裙上沾着面粉和菜汤的痕迹,手里皱巴巴的菜单边缘已经起毛。菜单背面还手写着今日特价菜,字迹被油渍晕染得有些模糊。九月扫了眼菜单,避开标注“羊肉”“牛肉”的菜品,点了份酸辣土豆丝盖饭和紫菜蛋花汤。
等待间隙,她打量着店里的食客。邻桌三个穿着军大衣的工人正在分食一大盘炒饼,铝饭盒里的白菜豆腐冒着热气,他们用带着裂口的粗粝手掌掰着冷硬的馒头,时不时灌一口自带的搪瓷缸子里的茶水。其中一个工人的军大衣袖口磨得发亮,露出里面打着补丁的毛衣。斜对角的中年妇女正用勺子给裹着虎头帽的孩子喂粥,瓷碗边缘缺了口,孩子鼻尖冻得通红,时不时用脏兮兮的小手去抓碗里的米粒。靠窗坐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保温杯里泡着浓茶,面前摊开的《长安晚报》头条印着“大明宫遗址公园二期修缮启动”,报纸边角还夹着半张揉皱的彩票。
五分钟后,老板娘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走来。盖饭上的土豆丝切得粗细不均,裹着暗红的辣椒油,白米饭堆得小山似的;蛋花汤里撒着零星的紫菜,汤面浮着几滴香油。九月用筷子挑起缠绕的土豆丝,酸辣味直冲鼻腔,冷冽的寒气瞬间被驱散。吃到一半,她发现米饭里混着几颗玉米粒,金黄的颗粒在白米饭里格外显眼,这意外的小惊喜让她嘴角微微上扬。老板娘路过时,看见她吃得香,笑着说:“姑娘,不够吃再添饭,管饱!”
饭后,九月从帆布包里掏出邹巴巴的手绘地图。这是出发前在贴吧里求来的攻略,用蓝色圆珠笔标记着景点,“回民街”三个字被重重划掉——她特意避开了清真餐馆聚集区。铅笔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和“西安城墙”上反复描摹,又对照手机里2011版的电子时钟:12点40分,距离晚上11点23分的火车,还有十个多小时。手机屏幕上贴着卡通贴纸,那是她去年过生日时朋友送的,此刻在冷光下泛着微微的粉色。
出了小店,寒风卷着枯叶掠过脚边。九月裹紧深蓝色棉服,沿着顺城巷往大明宫方向走去。街边的音像店外放着孙燕姿的《遇见》,磁带转动的沙沙声混着老板的吆喝:“最新MP3播放器,2G内存只要199!”
橱窗里展示着各种款式的MP3,外壳印着周杰伦、蔡依林的海报。路过一家报刊亭,玻璃柜里摆着《盗墓笔记》的盗版合订本,封面印着血红色的“终极解密”,旁边还堆着几本《知音》《故事会》。她犹豫片刻,还是买了张长安交通地图。
步行四十分钟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丹凤门遗址终于出现在九月眼前。冬日的寒风中,脚手架上还挂着去年春节的红灯笼,褪色的绸布在风中扑棱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逝。售票处醒目的“学生半价”告示,让九月顺利地掏出学生证,买到了15元的门票。
接过印着唐代仕女图的门票,她踩着冻硬的土地,满怀期待地往遗址深处走去。太液池早已结着厚厚的冰,几个小孩在家长的看护下,正用树枝敲打着冰面,碎冰碴子飞溅在枯黄的草地上,清脆的敲击声与孩子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远处,黄色的警戒线围起一片区域,身着统一工作服的考古人员正专注地进行挖掘工作。他们手持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泥土,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历史的敬畏。
九月在遗址博物馆里驻足良久。玻璃展柜中,唐三彩骆驼釉面开片细密,历经千年岁月,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旁边的留言簿上,一行行字迹记录着人们对这座古老宫殿的向往与憧憬。有人用钢笔工整地写着:“若能穿越,愿做长安一少年。”还有些字迹潦草却充满真情的留言:“和男朋友一起来的,希望永远在一起”“高考加油,考上长安的大学”。博物馆里的暖气不太给力,玻璃窗上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花,九月忍不住用手指在霜花上画了个笑脸,为这略显清冷的氛围增添了一丝温暖与俏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下午3点,九月在玄武门遗址旁的小卖部买了袋“大大泡泡糖”。店主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收了钱还多塞给她两颗水果糖:“姑娘,前面城墙风大,含颗糖暖和。”老太太的柜台里还摆着一些老式零食,麦丽酥、牛羊配、唐僧肉,包装都带着浓浓的年代感。
坐上开往城墙的603路公交车,老式公交车的柴油味混着乘客羽绒服的樟脑丸气息,车载
第74章 长安十小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