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1章 唐军占领冀州[1/2页]

汉末苟在半岛 元婴祖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哎哟、痛死我了。兄长,你什么意思。”
      “哼。你小子,居然投降。你的脸呢。气节而在。书读到狗身上了嘛。”
      “我……咱都是为了家族啊。”
      “你要气死我啊。你滚吧。我不想见到你。”
      说罢,辛评甩袖而去。
      辛毗呆滞在原地,他心里苦啊。他觉得,自己没有错。只是,他兄长这样,真不好弄。可能,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一切吧。
      第二天,郑芝龙召开会议,做出两个决定:
      一、唐军水师,在白洋淀附近,建立营寨。
      二、由辛毗统率两万降卒,镇守?县。
      郑芝龙统率水军,他清楚自己的职责,守着易水就好。至于抢夺地盘,有薛仁贵大军。
      邯郸唐军主力,分兵五路:
      第一路、由薛仁贵,统率主力大军,共计十二万,是骑步混编的精锐之军。任务是,盯着邯郸守城。别上他们,向边突围。不过,这只是防备作用。因为,谈判出现变故。这支军队,没有战事。
      第二路、由杨延安,领率步兵五万,进入常山郡,夺取各县城池。顺便镇守边境。
      多年前,魏燕大战,常山郡有一半土地,成为燕军领土。燕魏两国的分界线,是滹沱河。
      如今的常山郡,有伍云召的五万骑兵在。这让常山郡各县,没办法聚集兵力。兵力最多的,就是元氏城,总兵力一万,加青壮五千。至于其余城池的兵力,只有五百到两千。
      杨延安的大军。直接来到元氏城南门。他们没有直接攻城,而是发起劝降:
      “魏国气数已尽,尔等反抗,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快快投降。本将给你们半天的考虑时间。若是不降,我军就立即攻城。”
      元氏城守将郭原,心中想着,一定要守一波,才能体现自己的气节。
      可是,城内的守军,士气全无,厌战情绪很高。另外,许多百姓,都鼓噪着要和平,不要战争。
      有这样的局面,多亏锦衣卫,在城内做宣传工作。他们重点说以下内容:
      唐军大胜之势已定,一统河北,就在眼前,无谓的牺牲,没有意义。
      大唐的永不加赋,对普通百姓,是非常好的。并州百姓,已经享受到,这不是做梦。
      在大唐,容易发财。无论是当兵、还是做工匠、或者经商、农产品……都能赚到钱。
      普通的卒子,与平头百姓。他们都生活在底层,只想更好的活着。而现在的局势,只有加入大唐,才对他们最有利。
      唐军劝降之事,很快就在城内传开了。
      有一位百姓的反应,比较激进:“快投降吧。守个屁啊。白白送死嘛。”
      这话一出,许多人都响应起来。毕竟,守城之人,多数是他们亲戚。
      一位长者,已经八十多岁,人称李爷爷,他对众人说:“咱们聚集一些百姓,一起劝说郭援投降吧。”
      有人带头,百姓躁动起来,呼朋唤友。一个小时,就聚集近千百姓。他们向元氏城南门而来。
      郭原询问百姓:“尔等聚众所为谓何事。”
      李爷爷上前,颤颤巍巍地回话:“郭将军,降了吧。活着,最重要。”
      其余人跟着附和。
      这场面,郭原敢说不嘛。
      随后,元氏城南门打开,郭原领着众人,出城投降。
     &nbs

第461章 唐军占领冀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