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3章 弘农议和[2/2页]

汉末苟在半岛 元婴祖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见过齐王。”
      “不必多礼。”曹操打量着眼前的黑碳头。
      “包拯。孤王观你,是正义忠直之人。为何辅助李贰,勾结异族、祸害中原……”
      “齐王,你说错了。我大唐教化天下万族,目的是实现天下大同……”
      “哼。李贰真能忽悠,这你也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涿鹿之后,蚩尤被黄帝斩杀。其手下部族,大量融入中原九州,少量迁徙到西南与漠北。而北方草原各族的先祖山戎、猃狁、荤粥,为蚩尤之后。所以啊,别老说异族,不尊重人……”
      “荒谬。”曹操有被气到,心跳加速,脑袋还有点小痛。他深深感到,包拯的三观,非常扭曲,已经没救了。这个话题,没有必要聊下去。
      “包拯。你此来,所谓何事。”
      “我家大王有书信给齐王。”说罢,包拯呈上信件。
      李贰给曹操的信,说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贬低天下诸王,奉承曹操一波。直言:天下英雄,唯世民与孟德也。
      曹操能作诗、能打仗、能治国……优点非常多。当然,还有爱十八岁的少妇,人妻曹嘛。
      这个必须解释一番,古代女子十四结婚,那么古代少妇十八岁,没毛病的。
      第二、陈述诸国战乱,对百姓伤害大。当停止战乱,休养生息,恢复民生。
      第三、是建设性意见:大唐与齐国,都很有前途,应当平分天下。以黄河、潼关为界,互不侵犯。未来,唐齐两国,一南一北,统治天下。
      “哈哈哈,李贰这小子,真是异想天开。”曹操看完信件,被逗笑了。不过,统一南方对抗大唐,一直是曹操的想法。
      包拯不知信上内容,一张黑脸,面无表情。
      曹操恢复心绪:“包拯啊。咱别理李贰。说说你的来意吧。”
      这什么话,居然无视我家大王。
      包拯很是不爽,冷哼一声,然后发言:“外臣来此,有两点:一、交换人质;二、签停战协议。”
      “孤王的安民侄儿嘛。”
      “除了曹安民。还有近百弘农杨氏的家眷。”
      “交换徐荣等人嘛,这可以谈。不过,你们大唐,要一统天下。停战就是笑话,不可信啊。”
      “战国时,打打停停,持续254年。咱应该以古为鉴。”
      “你大唐,配跟秦国比较嘛。”
      “我大唐一统北方各族,前无古人。曹阿瞒。你居然看不起我大唐。”包拯很耿直,还有点小激动,直接呼唤曹操小名。
      “得了吧。今天就聊到这里。人质可以交换。不过,合谈之事,要从长计议。”曹操没计较,喊他曹阿瞒的人,多了去。
      还没天黑,包拯也没事做。由杨修这个本地公子,做为导游,带着包拯,观赏函谷关各景点。
      太初宫南边,是紫气东来。只听杨修吹捧:“当年,老子在此,立地成圣,紫气东来三万里。”
      包拯有些感慨。
      “老子名李耳,是我家大王的先祖。李氏家族,人才真多啊。还记得,三年前,我家大王在大唐书院,讲过一个故事,有李家剑仙李纯罡,一剑开天门……”
      杨修沙雕了,这话怎么接。

第353章 弘农议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