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然而杜润却回道:“不了。”
说完这话,他便转身要走。
却不料,就在他转身的刹那,突然被挂在房中的一个东西吸引住了目光,也停住了脚步。
那是一盏花灯,做的很精致很好看。更让杜润泽觉的惊讶的,是他对这盏花灯,莫名就觉的十分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一样。
赵氏也发现了他的异常,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看到了那盏灯。
“那是豆苗上元节的时候出去看灯拿回来的,都好些个年头了。说是一个不认识的公子送给她的,当时也忘了问那公子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也没法子还钱给他。”说着这话,赵氏叹息一声,仿佛是在为欠了那公子一个人情而觉的过意不去。
听她这番话,杜润泽却猛然心惊。世上竟真的会有这么巧的事?
他也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他进京去参加春闱,夜晚便投宿在了这座小城。
恰巧那日是上元佳节,听说这里的灯市很是好看很是热闹,他便也出来瞧了瞧。
灯市确实热闹,也确实好看,但让他收获最大的,却是他在灯市上,遇见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天真烂漫,性情直爽,即便一个人在这灯市上,却也玩的不亦乐乎。
最后,她花光了身上的钱,却又很想买下一盏灯。他便买下了那盏灯,送与她。随后还与她说谈了一会儿,直到夜色渐浓,这才分别。
难道,他那夜所遇到的那个小姑娘,就是她?
杜润泽陷入了震惊。
赵氏见他站在那处看着那盏旧灯,迟迟都不动弹。
她心中诧异,杜大人这是怎么了?刚刚还说要走的,如今怎就又不走了?
但她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撵他的,便也任由他静静地站在那处。
站了许久,杜润泽这才回过神来。
他一句话都没再说,抬脚跨出了门槛,扬长而去。
然而他的心,并不如他表面上看着那般淡然。即便是此刻,他也还不能从刚刚的震惊中回转过来。
那年,那个小姑娘,是他关于这座小城的最美记忆。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也常常会想起当年的那一幕。
她从他手中接过灯盏,笑的甜蜜无比,比春日的阳光还要灿烂。他长那么大,从来都没见过如此笑颜,让他情不自禁的,就被感染了,沉浸到了她那绚烂无比的笑颜。
也恰恰是因为这一场相遇,所以他才会放弃进入国子监,三年后再入翰林院的机会,而选择孤身一人来这里上
任。
来到这里以后,他并不是没想过要找她。然而,当年何止是豆苗忘了问他姓甚名谁家住何处?他也忘了。
这座小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人海茫茫,要找出一个只见过一面,不知叫什么名字家住何处的人,谈何容易?何况,即便是见过一面,那也是许多年以前了。
那小姑娘十来岁的年纪,想必如今,早就长变了样了吧。就算两人面对面碰上,怕是也认不出了。
事实却也是如此,这几年过去,豆苗的样貌变了很大的模样。只有身上的那股洒脱灵动,依然还在。
还好,有那盏灯。
还好,她还留着那盏灯。
否则,他这一辈子,只怕都不会知道,原来他苦心想要寻觅的那个人,竟然就在自己眼前。杜润泽突然觉的很庆幸,庆幸今日将她送了回来,也庆幸看见了那盏灯。
震惊过后,欢喜充斥于他的心间。
杜润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去的,只觉的脚下轻飘飘的,因为欢喜。
可当他回去之后,再想起一事,他又高兴不起来了。
最近几日,她到底是怎么了?为何会不愿意见他?为何会郁郁寡欢?还有,今日为何又会突然要喝酒?
杜润泽思来想去的,都不能想明白。
他喜欢她不顾一切的明媚笑颜,他不想看见她伤心难过。
第五百一十二章 他们什么时候的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