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乱。二来,她过了年才十五岁,虽已到婚嫁年纪,但她始终觉得还太幼小。所以,婚姻一事,等等再说也不迟。
然而赵氏却忧心忡忡的,生怕豆花会学着豆苗那样,在婚姻一事上抗拒。
豆苗回来那天,都已经是腊月二十八的晌午了,但她的活儿还没结束。才吃了晌午饭,就去了流香阁算总账。
豆花的账早就和谢远山一起算完了,?子铺的收益稳定,两家分完以后,她得到了六百多两银子。
豆花感念谢远山在新安帮了她大半年,想要多分给他两成,却被他和春子严辞拒绝了。
新安的?子铺子盈利更多,这一年下来,赚了一千八百多两银子的净利润。再加上先前攒下的,如今豆花已经有了四五千两银子的积蓄。
至于流香阁,豆苗比她更会做生意,也更辛劳,这一年下来,赚的银钱自然也比她更多。
这两个铺子赚的钱,刘万田和赵氏早就商议好了,他们一文都不会要,全都让她们自己打点好,留作将来的嫁妆。
至于家里,两人都是会过日子的人,开销也不大,只靠做腌菜赚的钱,就足足够用了。
次日就是大年三十,赵氏一早就和豆苗说好了,不能睡懒觉,也不能再干别的,要回老家上坟。还有,不能穿戴的太招摇。
可豆苗状似并没有把她的话记在心上,早上才起来,就被赵氏瞪了一眼,锤了一拳头。
“我昨儿咋和你说的?别穿戴的太招摇,你全都当耳旁风了?”赵氏责骂,“赶紧去换了!”
豆花转头一看,见豆苗身上穿着浅金色绣百蝶的长袄,下面配一条妃色撒花褶裙,上好的绸缎料子,华丽又显眼。她头上挽着垂髫髻,鬓发间簪着赤金镶宝的簪子,顶端还斜斜地插着一支喜鹊登枝的步摇,垂下几串珍珠流苏,在她颊边轻轻摇曳。
“娘,可我没别的衣裳了。”豆苗苦哈哈地看着她。
她如今常年在新安,回家来过年,只带了几套衣裳。过年嘛,就该穿的喜庆华丽一点,这还是豆苗在那几套衣裳里面挑出来的最低调的一套。
“以前的衣裳呢?”赵氏质问。
“早就丢了。”豆苗回答。
她现在的衣裳都多的穿不完,以前的那些还留着做什么?再说,她这两年也长个头了,先前的衣裳也不大合身了。
“你去给她找一件。”赵氏忽而看向豆花说道,那意思便是让豆花借给豆苗一套。
豆花不喜招摇,穿戴也很是低调,且她身量又与豆苗差不多,所以她的衣裳,豆苗也能穿。
豆花回房找了找,找了一件豆沙色的袄裙给了她。豆苗换上了,赵氏见了,这才满意。
“不是我不许你穿戴讲究,这要是被村里人见到了,八成又得说咱肆意招摇,有俩银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往后还不定得生出多少闲话是非。”坐在马车上,赵氏又与豆苗说道。
“娘,我懂。”豆苗附和。
她明白赵氏的顾虑,只是因为她没料到今年爹娘要她一并回刘家庄的老家,所以才没有带合适的衣裳。
“你们姐弟几个也好几年都没回去了,总得回去看看你爷奶。不管他们咋样,你们这些做小辈的,也不能不懂礼数。”赵氏又接着说道。
“娘,我们知道了。”豆花笑与她说道。
赵氏“嗯”了一声,这才放了心,也不再说了。
到了刘家庄,回到他们在村里的家,赵氏便进了灶房,和豆花一起包上坟要用的饺子和汤圆,刘万田则带着良子和拴子打了纸。
因为家里要做腌菜,刘万田三不五时地就会回来瞧瞧,所以家里各种东西井井有条的,用起来也便宜。
收拾妥当,刘万田便带着良子和拴子去上坟了。赵氏少不得嘱咐:“快点回来,我们娘几个先去老宅那边等你们。”
今年特意带着孩子们一起回来了,赵氏和刘万田便是打算,去老宅那边,一起吃了晌午饭再走。
第五百零一章 再没有更好的人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