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低调了半辈子了,面对这种夸赞,刘万田和赵氏难免觉得不自在。
豆花却在心里暗想,苦日子过了几十年了,也该高调高调了。只是一座房子而已,这算啥?等到以后赚了更多的钱,还有更好的东西。
上完了梁,人群便也渐渐地散了,留下等着吃饭的人也都落了座。男的两桌,女的两桌。
这种席面自然不能和豆花曾经见过的那些相比,但是放在这里,也算是很不错的了,人人都吃的高兴。
老家那边人也都来了,是赵氏让豆子去叫的。无论如何都是一家人,这样的喜庆日子,不叫他们也是不好,反倒会落了别人的口舌。
更何况,除了李氏和沈氏那一家子五口,其他的人他们并不讨厌。
沈氏自来就是个眼皮子浅薄的,桌上有一个肉菜,她一上桌就拿了筷子伸进去挑挑拣拣,把大肥肉全都拣到了自己碗里,就着棒槌面饼子吃的满嘴流油。
豆花往她那边看了一眼,眼神里流露出厌恶的光芒。还好早就分了家,要不然与她在一起,她肯定吃不下饭。
上梁以后,房子盖的就快多了,又用了不到十天,便全部竣工了。
新房子完工那天,最后一顿晚饭,赵氏下了血本,买了个猪头烧了,还蒸了白面的大馍馍。
这些帮工的人为了她家房子辛苦了一个多月了,银钱不用给,也该做点好吃的好好报答报答人家。
庄户人家一辈子都没吃过几回白面馍馍,有这么好的东西吃,就算干活累的精疲力竭,每个人心里也都是美滋滋的。
临走的时候,赵氏又每人给抓了一个大馍馍,让他们带回家里去给孩子吃。
新房子盖好以后,还要再晾上一段时间才能进去住,但是在里面做腌菜却是可以的。
房子是个两进的小四合院,进去第一道门,大门东边的两个房间里放着一些做农活需要用到的工具以及一些不值钱的杂物。大门西边的房间则被收拾了出来,将来留着住人。
靠东北面向阳的房间是用来做仓库的,可以存放收来的菜干。这个房间向阳,干燥,存放东西不容易发霉。而靠西北面的房间里则放着三个大缸,全是盛放腌菜用的,其中两个是刘万田新买回来的。
院子中间有一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小路两边的土地都翻过了。按照赵氏的意思,东边这块地种上蔬菜,西边的这块则种上些花草。每个房子的前面不远处还栽上了果树,这样既可以夏天纳凉,又能吃上果子。
在这个院子的西北角上,还搭了一个小小的灶房,是用来熬制做腌菜的调料用的。
顺着小路往前走,便到了第二道门。
二门上有个漂亮的门檐,左右两边也都盖了房子。左边是灶房,右边是储藏室。
二门里面是豆花一家人居住的地方,要比一进门的那个小院宽敞不少。
最前头是堂屋,刘万田和赵氏住在堂屋的里间。东西两面各有四个房间,豆花早就预订下了东面第一个,以后她和两个姐姐会住在里面。在这个房间的隔壁,则是良子的房间。
拴子现在还小,要和赵氏一起睡。等到以后长大了,就让他去和良子一起。
这么多的房间,便是以后等到良子和拴子娶了媳妇,也足够用了。
东西两面,正好一人一面。到那个时候,豆花姐妹也都嫁出去了,如果这两兄弟还愿意住在这里就这样办。不过,到那时,谁又能知道会咋样呢?
新房子晾好了,刘万田又让人择了良辰吉日搬了进去。
搬进去以后,豆花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房子太大,东西太少,整个房子显得空荡荡的。而且之前那些破破烂烂的桌子凳子等物,放进这么好的房子里,说不出的怪异。
在新家里的第一顿饭,赵氏擀了面条。
住进了新家,全家人都乐呵呵的,赵氏和刘万田更是差点流下了眼泪。
第五十五章新房子上梁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