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见苏槿樨没有再说话,他垂下眸,压下心中的疑惑。
其实他觉得,昨天说要给他施针的姑娘,与真正给他施针的那个,应该不是同一个人……可他没有证据,一切都只是猜测罢了。
书房。
姬墨与傅闻卿对坐在席上,姬墨亲自沏了两杯茶,将一杯移到傅闻卿的面前。
“先生,请。”
袅袅茶香氤氲热气,修长的手指握住茶盏,傅闻卿鼻尖轻嗅,微微一叹:“殿下茶艺绝佳,闻卿得以品尝,倒是不虚此行了。”说罢,将茶一饮而尽,杯盏落下时掷地有声,“好茶!”
姬墨:“……”好茶你还喝的这么快。
但凡是上好茶叶精心泡成的茶,真正懂茶的人哪个不是慢慢回味,细细品尝?似这般大口一饮而尽,潇洒归潇洒,然而却是牛嚼牡丹,一点滋味都没品出来就入了肚。
简直是……简直是糟蹋茶叶。
对此,傅闻卿又何尝不知。
而这便是他对姬墨的最后一次考验。
傅家后人要择一人辅佐,必然是要对此人进行多重评判,确定其为明主,而不是助纣为虐。纵然姬墨美誉名扬天下,但傅闻卿向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在真正了解到姬墨本人之前,傅闻卿并不会轻易就认为他就是正确的人选。
毕竟,传言不可尽信,闻名不如见面。
傅闻卿不远千里来到楚国,的确是生了想要辅佐姬墨的心思。但他还是要亲自确认姬墨各方面的能力,比如理念,品性,智慧,果断……任何一样不达标,他都会歇了心思,另投明主。
一位君王,空有野心而无能力,空有能力而无德行,空有德行而无魄力,都算不得一位明君。
必须样样皆备,才是傅家选人的标准。
傅家的使命,就是在乱世里,帮助这样一个人。
在包子铺里遇到姬墨是个意外,但这意外给了傅闻卿极大的惊喜。至少傅闻卿可以确认,姬墨的爱民如子并不是假象,他的理念与傅闻卿所想的别无二致。他多智近妖的传言并没有夸大其实。
在见过姬墨第一面起,傅闻卿就自动省略了接下来一大串考验。每代傅家人择主无不是慎之又慎,但傅闻卿与姬墨只打了一个照面就已经满意至极,甚至没再打算接触其余几个国家的掌权者以作比较。
而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测验,傅闻卿相信姬墨会做得很好。
身为山中雅士,烹茶煮酒乃是日常。傅闻卿精通茶道,岂会不知好茶需要慢饮?他故意一饮而尽,作出一副不懂欣赏的模样,就是要看姬墨的反应。
公子卿之名虽在七国高层里如雷贯耳,到底还是因为一个傅家后人的身份。至于傅闻卿本人,除了十六岁那年帮秦国解决了一次旱灾,其实并没有什么建树,这些年来更是销声匿迹。自视甚高的当权者未必就觉得傅闻卿有多厉害,他们看的,都是傅家后人的面子。
当那些当权者突然面临傅闻卿造访,一开始想必都会以礼相待。但一当傅闻卿展现出无知粗鄙的一面,不符合当权者的期待,当权者便会生出轻视之心,态度也有所轻慢。
&nb
第339章 牛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