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知府得知一件大事。
太子殿下要来徐州视察。
这让徐州知府感到压力很大。太子殿下不应该是在隔壁凉州避暑吗?为什么会突然来徐州?他都来不及准备。
在楚国,官员大都把太子殿下奉若神明,以亲眼见到太子殿下为无上荣幸。可同样的,也有官员视姬墨如蛇蝎,对其避之不及。
这类官员,就是心中有鬼的贪官污吏了。太子殿下亲临,对他们而言意味的不是荣光,而是死期。
水至清则无鱼。姬墨把持朝政,可也不是凡事都亲力亲为。这些地方官就不是他亲自任命的,出现一两个贪官再正常不过,反正天高皇帝远,谁也管不到他们。就比如前任凉州知府,那叫一个作威作福。
可惜被闹到了太子殿下那,前任凉州知府就凉了。
前凉州知府倒台让徐州知府战战兢兢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也不是什么好官,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反倒是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他不傻,鱼肉百姓都是暗戳戳地来,用的是各种名目,但没光明正大强抢过。他管辖的徐州境内又有庐文书院,庐文书院每年给朝廷输送人才,他又跟庐文书院院长交情甚好,因而上头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徐州知府自认自己这些亏心事做的都还算隐蔽,可架不住太子殿下洞悉一切把他问罪啊。因而徐州知府此刻觉得自己的脑袋都悬在了腰上,稍微不慎就要掉下来。
徐州知府想了想,决定跑去跟庐文书院院长通个气。
殿下莅临,多半是要去参观庐文书院的。毕竟这书院可是徐州的招牌。里边莘莘学子,桃李无数,殿下指不定还要从中挑走几个人才。
可千万不能被殿下看到那些人。
庐文书院院长名叫梁卷生,听着很有书卷气的一个名字,衬着他的为人更加讽刺。
梁家是本地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可梁卷生却不是梁家人,他是招赘入梁家的,只是恰好他也姓梁而已。这梁卷生本是个穷书生,却运气好被梁家大小姐看中。
他做了梁家知书达理的大小姐的上门女婿,凭着梁家的势力,成了庐文书院的院长。因他本身也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与梁家小姐琴瑟和谐,对外十分恩爱。加之他庐文书院院长的身份,外人也逐渐忘了他穷小子和上门女婿的出身,不再轻看他。
可徐州知府知道,这披着人皮的梁卷生,私底下是怎样一个斯文败类。当然他也没资格说梁卷生败类,他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徐州知府爱财,梁家恰好有财,梁卷生给了徐州知府不少好处,让徐州知府对他大开方便之门。许多外人不知道的事,徐州知府知道的清清楚楚。
梁卷生能被梁小姐看中,就是因为他的才华。可婚后梁小姐发现,她的丈夫,竟然不举……
梁小姐心善,没有因为这个原因与他和离,还帮他隐瞒,甚至从远方亲戚家里抱了一个孩子过来,对外宣称是她和梁卷生的孩子。
她自认对梁卷生足够好,谁知枕边人
第245章 梁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