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话你可以和他说透,这么做,看似有两人过来只拿一人的钱,却更快赚到这笔钱,而不影响他家本来的农活。”
      “而且他家近,有什么事儿临时喊人,也快。”柳青青帮王小六一分析,王小六立刻认可了。
      “砍柴的事到不用交给谁,你上村里买柴便是,镇上不也要买柴么?”
      “或者让伙计集中去砍,用到差不多再砍,像我家,后来一直在建屋、做木工,到是不缺柴烧。”
      “伙计领着工钱去砍柴,有些大柴小烧啊。”王小六却摇头。
      柳青青撇了下嘴,心里吐槽。
      你们酒楼的伙计下河打渔,难道不是大鱼小吃么?
      不过既然王小六不愿意动用伙计,她也不好说什么了。
      不过,柳青青也突然转过一个念头。
      “要不,按镇上的价钱,你交给我两个兄长吧,这也不需要每天去砍,也不耽搁他们去镇上卖糕点。”
      “至于下冰窖这种事,还是让厨子自己去吧,厨房里的事,掌握在他们手中,外人参与多了也不好。”
      柳青青委婉地劝着。
      厨房是厨子的地盘,有性格的厨子,也是不乐意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跑进跑出,甚至指手划脚。
      而冰窖里储存的都是酒楼的食材,外人知道也就怕了,就怕弄坏、变少。
      别说老板容忍不了这种行为,有讲究的厨子,也容忍不了。
      “好,就这么说定了,我去安排。”
      王小六这次不再像之前那么匆匆忙忙,也清楚这次的事情已经解决了。
      镇上的柴两文钱一斤,小捆十斤、大捆百斤,拿稻草搓成的草绳捆着,都是干柴,湿柴则跌半价,也就是一文。
      所以,他跟柳忠和柳义说的价钱,也是一样。
      和镇上同价,就谈不上欺负村里人,也没因柳青青的关系而放价。
      但是,他却言明一点,可以每天来送、也可以一个月送一、两次,但一个月不能超过千斤,若剩柴还有五百斤,就不收,低于五百斤,就收。
      这样,砍柴是笔赚头,但砍柴却不是无限止供货,限制了赚头。
      柳忠虽然有些不太乐意送个柴还这么多规矩,柳义却一口答应了,把大哥拉到一旁去嘀咕了半天,于是柳忠也就高兴起来。
      柳义说的是,他们每个月集日就要去镇上,平时还要种菜,本来时间就不方便。
      当初青青也是说他们家劳力少,去酒楼根本两边顾不上,才不同意。
      但砍柴这事安排灵活。
      他们兄弟上山砍个两天,再晒个三、五天,估计就能赶上一个月的量,就算对半分,那也有几吊钱呢,
      哪怕只有一吊钱,那也是钱哪。
      他们今年的赚钱盼头是在外公和舅舅这边,砍柴,不过是腾时间顺便赚点。
      他们不赚,就会有别家赚去,为什么不自己赚?
      何况这也是青青要王掌柜来的呢。
      不说赚多少,如果是亏本生意,青青肯定不会让他们去做的。
      柳义这一提醒,柳忠也就绕过弯儿来了。
      事儿不嫌多,只要忙得过来,总是一笔赚头。
  &

第433章 安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