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这大宫女菖直也是个胆大细心的人,这边想到,太皇太后今个儿就没出来过,而林嬷嬷也是自从晌午后就不见了踪影,而且听千禧宫那边的人说,太后娘娘自从用过午膳后就到正阳宫这边来了,但是正阳宫竟然没有人知道,这不是太奇怪了么?
\t所以菖直心一横,冒着被太皇太后惩罚的危险,推门进去了,这一进门,就发现了已经僵硬了身体的太皇太后和脖颈间被划了一条口子的小宫女,这一下,整个正阳宫都乱了。
\t接着又发现了晕倒在地的太后娘娘和白水,幸而这两位只是昏迷了过去,并没有什么大碍,有了主持大局的人,汤泉行宫也稍稍稳定了下来,第一件事就是通知了皇宫那边。
\t汤泉行宫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已经不安全了,而且太皇太后的祭祀大典也需要有后宫的人来主持,所以太后娘娘也没有在汤泉行宫里多呆,不过一两天,就摆驾回了皇宫。
\t皇宫这边自然也因此掀起了轩然大波,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长乐宫钟离央央这些人,愁得自然就是坤宁宫正宫皇后了。
\t皇帝宫墨这次的表现却让人觉得甚是奇怪,按理说太皇太后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汤泉行宫,皇帝怎么也应当彻查一番,但只是通过太医诊断的只是突发恶疾,就这么匆匆下葬了,速度快的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t然而慈安宫里死里逃生的太后娘娘反倒稍稍放下了些心,毕竟别人不知情况如何,她可是知道的,林嬷嬷的刀子眼看着就要朝她的脸扎过来了,结果竟然平安无事,反而是林嬷嬷不见了踪影,这怎能不让她感觉到奇怪,而且她派去太皇太后那边的白宁也没了。
\t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但倘若是皇帝做的,毕竟是她的亲生儿子,那她也没什么好追究的。毕竟,如果不是皇帝下手,她也要下手了,如今得到了满意的结局,又何必去追究那过程呢。
\t是以,随着太皇太后葬礼的过去,和春天的到来,这位曾经手握六宫,权倾天下,一度摄政的巾帼女子的一生就这样落下了帷幕。随着慈宁宫慢慢长满的灰烬一样,再也不会出现在当下人的眼睛里了。
\t要不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还没等南韶娇从失去太皇太后的悲痛中走出来,另一幢对她来说更是晴天霹雳的事情来了。
\t原来阳枝长公主夫妇本来是抱着替皇上办好收盐税的这个心态去的。
\t但是,到了那里,被那些蛀虫一样的官员们拿金银珠宝迷了眼,开始大肆的收受礼品,坊间竟然还传出了几首不伦不类的打油诗来讽刺这两个人,阳枝长公主自然知道这件事不能传到皇帝耳朵里去,于是让人暗地里将传唱打油诗的人都抓起来,要知道,传唱儿歌的全都是小孩子,这一抓不还捅了马蜂窝么?不过长公主到是有办法,那些百姓不过是上书到县堂而已,自然全被长公主已神鬼手段拦了下来。
\t但却不知,她所抓的一个娃娃的母亲是当今御史台左使的亲妹妹,御史自是有不经内阁,直达天听的权利,是以,一纸奏状,告到了皇帝的龙书案上。
\t后此事越闹越大,那城里的百姓竟联手写了血书挂在城门上,自此,这件事是一发而不可收。
\t宫墨勃然大怒,立即着人将长公主二人押了回来,亲判秋后处斩。
\t南韶娇脱簪赤脚跪在御书房前三天三夜,皇帝却看都没看他一眼,只令人将她拖回坤宁宫,无诏令不得外出。最后还是阳枝长公主拿出了先皇钦赐的免死金牌才勉强捡得一条性命,然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长公主一家还是被判处削去爵位,贬为庶人,所有财产充公。
\t自此,大厦将倾,树倒猢狲散,曾经被人无限追捧的长公主,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行乞者,只能靠变卖首饰衣服聊以为生。
\t而曾经趾高气扬的也一时变成了缩头乌龟,平日里恨不得常常出来呼三喝四,如今也是龟缩在坤宁宫里不敢出门了。
\t与坤宁宫的冷冷清清截然相反的是长乐宫的喜气洋洋,原是夏天马上就要来了,钟离央央的临产之期也快到了。
\t且说自从皇后倒台以后,钟离央央自然是一时风头无两,整个皇宫里的所有人都憋着劲儿的讨好这么一个人,自然是珍馐美味,
第三十四章 降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