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雒山之上,再见经年
拂曦回朝引起一番震动,但这震动并未持续多久,便因为另一件事情再度引起朝堂的轩然大波—立后之事。
而说起立后之事,当年礼部尚书冒死相谏的情景来历历在目,如今却又有不怕死的官员重提立后之事,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禁忌,偏生还是有人提出,而这个人便是冯士贞—三年前玄祯帝亲封礼部尚书。
“陛下,皇家子嗣,事关国祚,为使我朝福寿绵长,恳请陛下立后纳妃,开枝散叶,保我昱朝长治久安,太平安康。”
龙座之上的拂曦看不清容颜,九层旒珠下眼神看不分明。
“不知冯爱卿有何合适人选,可堪国母重任?”
百官一惊,谁也不知拂曦会如此说。原先以为冯士贞此番必定会触怒龙颜,竟未曾想到拂曦会如此回答—这是不是皇帝陛下允许立后纳妃之事了?
百官之首的苏黎士一直未曾开口,而看其平淡无波的表情似乎一切与之无关。
冯士贞或许迂腐,却也耿直,于是众人也不得不在此时对其另眼相看。
“陛下亲封的县主上官涟是为国母的最佳人选。”冯士贞在拂曦的示意下已经起身,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百官似乎又是一惊,当年上官涟在宫宴上的表演他们至今难忘,况且上官涟还是玄祯帝亲封县主,是其外家表姐,而上官家族虽然隐退,却也渐露锋芒,既不会产生外戚干政的隐患,也不会对玄祯帝毫无助力,如此一来当真是极好的人选。而且玄祯帝携其同微服私访,可见心中对上官涟还是有些情谊,毕竟一路三年的相处,说是日久生情也不为过。百官纷纷如此分析到,也不由得赞叹冯士贞的高瞻远瞩。但也不免怀疑这一切不过是玄祯的安排。
兵部尚书上官勤猛然抬头看向冯士贞,而他的手也不觉握紧。金銮殿上久久无声,上官勤也屏息以待,他不敢直视天颜,但此刻他很想从玄祯帝的表情之中看出端倪,然而无法。
“立后之事关系重大,此事须朕请示太皇太后,祭拜先祖,以示朕之心意。朕欲三日后前往太庙祭拜先祖,请示太后太后,不知众爱卿意下如何?”拂曦说道,看向高台之下。
“臣等无议。”
“退朝。”
走出金銮殿,不少官员前来祝贺上官勤,虽然拂曦并未说什么,但这皇后之位极有可能是上官涟的,而上官涟乃是上官勤的嫡亲挚爱妹,于是便有不少人来巴结,或祝贺。上官勤却是失魂落魄,疲于应对。
“上官大人如何?可是身体不适?”端王似乎发现了上官勤的不对劲,而一旁之人看见端王便也退开,一时之间便只有上官勤与端王了。
“我无事,谢王爷关心。”上官勤说道,随即面色好了些,想必也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不能太过外露。
端王离开后,上官勤却不知该去哪里。回上官府?但那里是属于他的地方么?不是,若有她在才算是罢。
上官勤摇摇头,起身离开皇宫。
谁也不知拂曦究竟想做什么。
玉如缘回到盛京,依旧是夜城巡抚的身份,如今不过回盛京述职,而其出入宫中也十分随意,拂曦的召见一点也不意外。
“今日找你来,想必你也猜到了几分。”
“双生誓。”
两人漫步在御花园中,已是仲夏时节,御花园中的花却也依旧盛绽,两人穿梭其中当真是“芝兰玉树”。
“此去太庙祭祀,请示太皇太后,想必你也知道该如何了。而这事我便交由你来安排,苏首辅暂且不知此事。”拂曦看向手中的雪狼牙印记,这印记似乎没有丝毫变化,但拂曦却觉得它充满了变数。
“双生誓一事关系重大,我不愿让其费心此事,朝堂一事还须其全权协理。”
玉如缘不问缘由,然而拂曦还是说出她心中所想。
“还有三个月便是两年之期了。”拂曦突然感慨,却非时间流逝之故。
玉如缘脚步一顿。
拂曦回过头来看向玉如缘:“你与南宫瑶的约定她曾告诉于我,三个月后便到了两年之期,我听闻穆照对其穷追不舍。”
话到如此,玉如缘也明白拂曦想要说什么了。
“我会给自己两个月时间,给你我的答复,剩下的一个月你可以考虑是否要去寻南宫瑶,践行两年之约。你需要给自己一个机会,而我也是。”
玉如缘却不知该如何回应,原来两年之约这么快便已经到了。当年他是如何答应,如今却要如何失约了么?
那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谁能忘记?
许久的无言,拂曦便开口:“杜玉生与叶舜如何了?”
似乎是从回忆之中走出,玉如缘这才有了几丝生气:“叶舜这几日忙于准备婚礼,杜玉生还在学着如何做一个女人。”
不知是想到什么,拂曦突然便笑出了声:“不知他们以后会如何?定是会十分热闹。”
玉如缘也笑了出来,谁也未曾想到叶舜那样一个人会默默喜欢杜玉生那么久,而杜玉生那般的性子也就叶舜能够一生如常以待。这样一个搭配,却也十分的相称。
“上官涟之事要如何?”说起杜玉生与叶舜,却也不得不提上官涟与流枫那对欢喜冤家了。
拂曦在一凉亭下坐下,于是玉如缘也就坐下。
“上官涟回到上官府后便闭门不出了,也未曾回封地,不知她做何想。而流
第113章 雒山之上,再见经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