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章 以戏为引,好戏登场[1/2页]

丹青引之雒山女儿行 覃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五十四章以戏为引,好戏登场
      丹县这日的“苏幕遮”戏班子演的一出戏着实是太过惨绝人寰,闻者无不落泪纷纷。
      这戏名《玉石劫》讲述的是因狗官见财起意,下毒害死一村人,并将这村子伪装成瘟疫村瞒过世人,以期独吞这村子无意中发现的玉石,后来这村子的人在路过的游医的帮助之下解了毒,逃过一劫,最终在山上落户的故事。
      待到戏演到游医救治这村子的百姓,因狗官勾结其他官员官官相护,对这求助上门的百姓赶尽杀绝时,看客们义愤填膺,恨不得把那狗官碎尸万段。而看到百姓被逼无奈最终上山落草为寇,却不杀人越货而是安分守己地垦种贫瘠的山地时,不禁同情万分。
      但故事到这里边戛然而止,因为丁县令听说了这戏班子演出的故事后立马带人来封锁这戏楼了,于是看客便一哄而散了,然而却已经对这故事上了心,总是期望着故事最后会有转机无辜百姓获救下山,狗官被斩,如此恶有恶报,报应轮回不爽,才算是酣畅淋漓。
      一日不到,这丹县便在传言当年的许家村之事,据知情人士说,这戏班子演的故事跟当年的许家村的遭遇如出一辙,这这是许家村的村民在伸冤!
      “这事当年我听说过,原来这许家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了,那里的村民老实厚道,勤劳耕作,也算得上是安家乐业。后来有人陆续在田里挖出璞玉,可以卖好价钱,乖乖,还以为这村子就要发达了,后来却没有听见挖到玉石的消息了,还以为他们是瞒好的。没过多久就听说村里有人犯事被抓,死再牢里,再过了几日便听说那许家村染上瘟疫,全村人都死光了。而听说那地方闹鬼,也就没有人去了,丁县令倒是日夜派了驻守在那里,还请巫师做法驱鬼,现在想来这事确实蹊跷,这不过月余,这许家村就没了,还是因为那玉石的原因,现在想来那《玉石劫》讲的不就是当年的许家村么?若真如此,那丁县令果真是禽兽不如。”
      茶楼内一客人对着身旁的人说着这事,不一会儿身边便聚集了越来越多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这茶楼请了一位说书先生来了,却没有想到,这人只是说这新戏《玉石劫》,但牵涉到邻近村子许家村就不简单了。
      一时间这事情在丹县内传得沸沸扬扬,没过多久这许家村一事就人尽皆知了,想当年这丹县百姓也听说过许家村的惨祸,却没想到有这么一层,于是激愤难耐,甚至恨不得当面跟那丁县令对质。
      说来这丁县令也是极不得民心的,苛捐杂税,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百姓早就想要推翻他了,但是他与县里的豪强勾结,在上头又有大官护着他,实在是求助无门。
      这事在丹县传了几日后,市集上搭起了一高台,敲锣打鼓,百姓都是爱看热闹的便一齐拥了过去,却没有想到不是杂耍班子,而是一群老弱病孺声泪俱下地说着当年的许家村惨祸,更有当年助他们逃过一劫的游医作证,此次便是要来讨回公道,寻求丹县百姓的帮助,打倒狗官丁县令。
      “各位父老乡亲们,那狗官横行霸道,在县内为非作歹,更犯下许家村一案,致使许家村一夕之间覆没,若不打倒这狗官,实在天理难容,若是继续纵容他,或许下一个就是李家村、陈家村,县内百姓没有人能幸免,大家不用怕这狗官,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扳倒那狗官,为所有被他欺压的百姓讨回公道!”
      只见高台上的堂堂七尺汉子扑通一下跪倒,而身旁的一些老弱病残更是叩头不止,看见这行状,即便是最心硬的人也要动容几分的,何况若还忍气吞声,或许下一个遇害的便是他们了。
      “大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您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帮到的,我一定为你去做!”一小伙子在人群中大喊。
      “我们也是,这狗官实在欺人太甚,若不把他推倒,我们也会走上绝路的!大哥,我跟着你一起去讨回公道!”
      “我也去!”
      “有什么你尽管吩咐!”
      ······人群中越来越多应和之声,高台上的汉子热泪盈眶:“各位不要激动,我们这次伸冤并不是毫无准备,更不会让乡亲们平白无故受罪,这次是在当今圣上御派的钦差大使的帮助下,我们许家村的人才想来到这丹县伸冤,讨回公道,但这狗官在县内的势力太大,钦差大使为体察民情微服私访,恐这在丹县内只手遮天的狗官借机谋害,便需要大家做个见证,和我们一起去这县衙击鼓鸣冤!”
      “好!我们跟你们去!”
      “我也来!”
      “带上我!”
      ······
      那汉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大家不要激动,先听我说。钦差大使已经将一应证据都准备好了,大家跟着我有序进到县衙去,若是那狗官想要趁机毁灭证据,杀害证人,大家在场的话,他必定不敢轻举妄动。还望父老乡

第53章 以戏为引,好戏登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