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章 雒山雒迦,光华拂曦[2/2页]

丹青引之雒山女儿行 覃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威望。
      金銮殿上,户部侍郎程蔚清禀报:“启禀太后,绵城传来急报。绵城七日前发生地震,造成城内房屋坍塌,百姓死伤无数。三日前发生疫病,城主欧阳临已将疫情控制住,但城内粮食不足,医药短缺,长此以往,绵城岌岌可危。欧阳城主上书恳请朝廷赈灾。”
      “此事欧阳城主已经飞书传往哀家。众卿家以为朝廷该拨多少银钱?端王怎么看?”
      “臣以为不应直接拨银钱往绵城,而应在前往绵城的途中采买粮食、药物,以防赈灾银两在发往绵城的途中被中饱私囊,延误赈灾,导致灾民暴动。”
      “欧阳城主在奏折中恳请朝廷拨赈灾款项为两百万两,但因先帝征讨屹?军费支出庞大,国库空虚,赈灾库银不足,不知众卿家有何对策?”
      群臣心照不宣,国库并未如此空虚,这是太后的托词罢了。
      “臣以为可以向富商募捐。”出身寒族的新晋翰林学士冯士贞进言。
      “哦,如此甚好。此次赈灾物资的筹集由端王全权负责。端王,哀家给你十天时间筹集赈灾银两五百万,可有异议?”
      “臣遵旨。”
      “退朝。”
      群臣还未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太后已经下令退朝。
      十天募集五百万两白银?而且还是空手套白狼?盛京的富商背后潜伏各派势力,这实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前朝曾因外族入侵,国库空虚军费不足,向京城富商及豪强大族募捐,却引起朝堂震动,最终灭国。
      端王回到府内时,王府主管刘闻看着进入书房后便没有出门的端王,忧心忡忡。
      端王打了个响指,数个黑影闪出,他将名册递给领头黑影:“三天之内。”
      盛京百里之外,珞瑜山。上官柳轻叩草庐檀门,一十五岁左右俊秀少年为其引路:“先生等候已久。”
      檀香袅袅,茶蕴悠长,草庐主人端木倾一袭青衣,融入小筑修竹之中。
      “你来了。”端木倾盘腿坐下,上官柳客随主便。
      “远道而来,品茶一杯,杂事尚且不谈。今早竹叶上的露水,珞瑜山的云雾茶。”
      自太后下旨让端王筹集赈灾银两已经过去七日,盛京依旧平静无波。
      盛京最大的酒楼天下居第九层,集天下至宝,价高者得。端王安坐于竞拍者位,帷幔遮挡,难以辨明身份,而这也是天下居竞拍行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今日竞拍之物乃是贤王画作、诗稿,因贤王画作诗稿从不外传,世间除皇宫存有贤王赠先帝落梅图及咏梅诗外,外界无人持有贤王画作诗稿,此画作诗稿皆出自盗王金不换手中,货真价实。故今日贤王各画作诗稿起步价一律十万。”
      “踏雪图,起步价十万。”
      “十五万!”
      “三十万!”
      ······
      “六十五万成交!”
      “事情安排好了?”
      “是,主子。”
      “很好。好戏就要登场了。”
      第八日。
      盛京布告上书已缉拿不日前潜入端王府内盗贼金不换,并缴获赃款,并勒令收藏金不换盗取端王画作诗稿的买家归还画作,端王府将退还买家款项。此事一出,盛京哗然,而盛京富商则匿名把画作诗稿交至盛京皇家商会,经由盛京皇家商会转交至端王,不问款项。
      盛京富商之一林之行踱步于庭院,惴惴不安,听闻心腹将此事办好之后,如释负重。其他富商得知事情办妥之后,都长舒了一口气。
      第九日。富商们纷纷得到一份“巨礼”。
      第十日,端王完成募捐,筹集款项一千五百七十五万白银,五百万用于绵城赈灾,余项收归国库。太后对端王大加赞誉,赏赐金银珠宝无数,并赐下先帝免死金牌一枚,群臣哗然,自此端王声名大噪。
      不过好戏似乎才从此开始。

第2章 雒山雒迦,光华拂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