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三平手持毛笔,如握灵蛇,饱蘸浓墨,似行云流水般在宣纸上舞动。他的笔触轻盈而有力,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韵味。
      只见他时而轻提,时而重按,笔锋婉转,如游龙戏凤,又似飞花逐月。墨汁在他的笔下流淌,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或浓或淡,或枯或润,变化万千。
      众人都在围观,李怀瑾也不例外。诗文还没写完,他先被陈三平的字折服了。
      陈三平的字如仙子起舞,飘逸洒脱,不拘一格。笔画间的衔接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整幅作品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只见宣纸上写着:“
      故人西辞凤鸣楼,烟花三月下潞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闵江天际流。”
      陈三平写完后退一步,柳峰立刻将宣纸拿起来朗读,只是,才读两句他就说不出话来。李怀瑾上前拿过接着读完。
      当那句“唯见闽江天际流”一出,众人无不惊呼:“好诗”。
      一位年纪颇大的读书人品味半晌,评价道:“
      首句“故人西辞凤鸣楼”,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人物。故人西辞,这是送别友人的诗。
      “烟花三月下潞州”,三月是潞州最美的季节,烟花烂漫,春意盎然。这里用“烟花”来形容潞州的繁华和美丽,也暗示了行程的愉快和充满希望。
      “孤帆远影碧空尽”,小友当是目送友人乘船远去,孤帆在碧空的尽头逐渐消失。这句诗通过对孤帆远影的描写,可以看出小友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唯见闽江天际流”,目光随着孤帆远去,最终只看到长江在天际流淌。这句诗以景结情,将离别之情融入到闽江的浩渺之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之苦。当然,也能看得出小友豁达开朗的胸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这是一首好诗,定然会流传千古啊!”
      老头子抚摸着胡须不住称赞,让楼上众人动容。
      “徐老如此盛赞,这还是近些年第一次。咱们见证此诗诞生,没准也会在史书中留下一笔。”
      “想想就激动。”
      这时候一只手忽然伸出,将宣纸夺走。众人看去,又是一位老年人。
      “哈哈,小友,这幅墨宝可否让老夫收藏?”
      陈三平笑道:“前辈尽管取用。”
      老者闻言赶紧将宣纸卷起,徐老道:“你这老家伙今天怎么如此勤快?给我看看原件!”
      老者道:“现在是我的了,你看可要轻点。”
      徐老刚才只听到,并没有看到原本。只是一眼便挪不开视线,若不是老者手快赶紧收了,徐老真想上手夺过来。
      “让你老东西捡到宝了,这字灵气逼人,翩若浮云,婉若游龙。单单这字就很有收藏价值。等这诗传开,原本价值会变得更高。”徐老感慨道。
      “没想到

第323章 楼顶题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