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人家。
      要是三转一响都配齐了,那妥妥的大户人家。
      李向前问的自然不是普通人家用到的三转一响,而是洗衣机、冰箱之类的电器。
      经过一番了解,这小贩子还真能搞到,可这价格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即便土豪如李向前,也感到肉疼。
      1956年,燕京雪花冰箱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电冰箱,产量很低,一直都是政|府重要部门和外宾、华侨有资格享用的高级货。
      小贩子能搞到电冰箱,但一台雪花的电冰箱得1500块外汇券,还不还价。
      李向前思忖后果断放弃,要是能弄到洗衣机的话,他可能还会考虑一下。
      买个电冰箱就有些划不来了,因为买电冰箱不光是花钱的问题。
      电冰箱最重要的是稳定供电,但这年头的燕京城敞开对居民供电还是一件难事。
      燕京城从1905年开始通电,直到解放前,通电也是绝大多数老百姓们不敢想的事。
      建国后,政|府创办电厂,燕京城开始大面积供电,但好景不长,到53年燕京城就不得不面对电力不足的情况。
      其后几年,政|府两次新建、扩建电厂,勉强维持住了燕京城的用电,但这也是勉力维持而已。
      老百姓家里点个灯没问题,但要说长时间使用大功率电器,是件不现实的事。
      所以说,买个电冰箱还不如买个洗衣机,可惜小贩子搞不到,李向前只能打道回府。
      不过他今天也没白来,手里没用的票证一大半被他换成了更加保值的外汇券,不是他不想全换,而是小贩子手里实在没那么多的外汇券了。
      临走前,李向前还打听了换黄金的事。
      小贩子吓了一大跳,“哥,别闹,这可是杀头的罪过,谁敢干啊?”
      1950年4月政|府颁布《金银管理办法》,冻结民间金银买卖,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交易由国家实施统购统配,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内经济建设的需求。
      “急什么?我就是问问,看你小子这心虚的样子,肯定知道。”
      小贩子眼珠子转了转,“只要钱到位,杀头的买卖肯定有人做,不过我可不做这买卖。”
      李向前不是想找他换黄金,只是想找个门路而已。
      小贩子不一定做着买卖,但干他们这一行,肯定知道点门路。
      这年头不让流通金银不假,可燕京城毕竟是首都,以前的富贵人家那么多,家里黄金古董少不了,这些东西要想流通指望不了政|府,只能通过一些灰色渠道。
      从小贩子那打听到两个从事黄金、古董贩子的联系方式,李向前才回了南锣鼓巷。
      这个时候是下班时间,正是南锣鼓巷一天当中人气最旺的时候。
      胡同里,下班回家的、出门买菜的、倒泔水的,还有玩闹的孩子们,人来人往。
      李向前进了四合院,碰见正要出门买菜的二大妈,“向前,介绍信开回来没?”
      “开完了。”李向前跟二大爷家走的勤,二大妈知道他最近要领证的事。
      “那敢情好,扯完证该办酒席了吧?”二大妈笑呵呵的问道。
      “快了,您就等着随份子吧!”
      “少不了你的份子钱!”
      闲聊两句,李向前进院。
      身后,三大爷家的大儿子阎解成看着他的背影,一脸的怨毒。

第132章 找门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