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人闲聊了数句话后,张则立马进入正题,看向顾雍说道,
      “元叹,虽然你刚从桂阳赶来担任襄阳郡太守,但恐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也不能休息了,或许会非常忙碌辛苦,你要做好心里准备,”
      顾雍听后,并没有意外,凭借他对张则的了解,如今主公成为荆州之主,必然是要有所作为的,而且他越来越喜欢跟着张则做事的感觉了,
      无他,新奇,自在,
      这几年跟随张则在桂阳期间,顾雍就感觉到了,只要是认真辅佐张则,不用担心在他的麾下有不信任,被猜忌的情况,
      张则交代完事情后,也不会过多干涉,有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心态,跟随这样的人,很舒心,
      而且,张则总会想出一些他从来没有见过,听过的想法和事物,非常新奇,
      现在的顾雍,不要说辛苦,他已经对张则如今来经营荆州非常好奇了,自然也非常愿意参与其中,
      “主公,但请吩咐,元叹义不容辞,”顾雍拱手道,
      对于顾雍这样的态度,张则非常满意,不得不说,不管是在什么时候,还是一些“自己人”用起来顺手,
      “好!”
      张则起身,看向众人,朗声道,“如今靠大家的努力,荆州官吏的问题算是初步解决了,
      安排的这些人不一定都非常的合适,但最起码不会出现政令下达不到基层的情况,这在现阶段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如今我入主荆州,当务之急有二,”
      “其一,荆州自黄巾之乱而始,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流民丛生,田地荒芜,”
      “土地没有人耕种,就代表没有粮草税赋,流民丛生,就容易惹出动乱,”
      “这在以后的荆州是不能被允许的,所以,其一,就是安置流民,整顿民生田亩,”
      张则看向许靖,“文休君,这段时间荆州之内的流民情况,你可调查清楚了?”
      “回州牧,已经调查清楚了,”许靖听后,立马回答道,“荆南四郡早年有州牧的整顿,早已安定,流民人数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大多数的流民主要集中在襄阳和南阳两地,通过每天施粥的情况计算人数在十万左右,这其中大约有八万荆州本地的流民,还有两万多外来州郡的流民,”
      “嗯!也就是说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安置这十万流民?”张则听后看向众人,“各位可有好的意见,不妨先提出来,议一议!”
      “主公,属下想先说几句”张则话音刚落,顾雍便抢先说道,
      跟随张则数年时间,顾雍不相信这样的问题,张则没有解决办法,之所以问,恐怕是想来检验一下在场之人的治理能力,而作为张则麾下负责内政之事的第一人,顾雍自然不想落于人后,
      而且,通过这几年在桂阳的经历,他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少年郎,论起内政的处理来,如今他也满肚子都是点子,
      不论是和当地世族豪强打交道,还是处理事情的能力,顾雍通过这几年的历练在名相能力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好,元叹,你先说,”
      “诺!流民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首先,主公以荆南四郡所产粮食,足够养活这些人一年有余,所以单纯从赈济的角度来说,我们不用担心,”
      “当然,我们不可能平白养活这些人,来拖垮自己,
      这些流民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战乱和天灾,田地无收而流浪,这部分人,可以通过遣返原籍,种植主公所提供高产水稻,龙骨水车,曲辕犁等问题来解决,”
      “至于那些外来州郡,在荆州没有耕地的流民,元叹以为,可以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让这一部分流民来修路,”
      他自然是记得,当初在桂阳郡铲除豪强以后,便多了数万的俘虏,而当时采取的办法就是让这些俘虏来开垦田地,修整道路,
      就好像古代的徭役一般,而使用这些流民来做的话,更是节省了在各地征发徭役的步骤,一举两得,
      因为若是要征发徭役,本身想过安稳日子的百姓自然不乐意,而这些流民不同,他们现在想要的就是吃一口饱饭,为了这口饭,为了活下去,哪怕徭役再苦,他们也会同意,
      另外就是,过长江从江陵到襄阳的路上,顾雍早就发现南郡和南阳之地的道路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比起现在的荆南四郡都不如,
      这自然不会令张则满意,顾雍可是记得他听张则说过,
      “想致富,先修路”
      “修好了道路,不论是经商,行军都有好处,”
      而这些好处,顾雍在荆南四郡可是都见过,
      官道修好了,不但消息传递不容易延误,就算是行军速度都快了很多,
      这很容易理解,一条两米宽的道路,行军时只能四人并排而行,那一万人的部队行军就要排成数里,每天也只能走十几里,
      二十米宽的道路,行军时可以四十

第195章 整顿民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