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 天子与荆州谁对主公更重要[1/2页]

穿越三国之最强农场主 落日天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了郭嘉的话后,张则没有立即回答,
      这个问题,他并非没有想过,而是没有想到一种好的解决办法。
      真的把刘协送回洛阳,张则自然不会做这么傻的事情,那不就白忙了,
      他相信,郭嘉同样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一条可以直接删除,
      仿照历史上曹操的做法,也并非不可以,但是,张则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有时候看似一样的东西,其实差距很大,曹操能做的事情,张则并不一定能够做好,
      这并不是说两人的能力高低,有些事情想要做成,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可能一点稍微的不同,就会引起巨大的改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可不防。
      本来张则休息过后,就打算为此事而询问郭嘉,没想想郭嘉倒是先提了出来。
      看着郭嘉略带询问的双眼,张则想了很久,他和郭嘉两人的感情,不用来那么多虚的,他也没有曹操那么多疑,
      “既然说到这个问题了,”
      “奉孝,我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还真不好回答,可是要说想法,我也并非没有,
      其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是历史上袁绍的谋士,沮授给袁绍的建议,
      “嗯!”郭嘉听后,脸色平静,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反而说道,“主公,昔年秦惠文王大殿之上,就东出还是南下进行了争论,
      张仪主张东出三川之地,连魏楚,拒韩国,收周王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成王者霸业,
      司马错主张南下,趁蜀国暴乱,取西蜀,富民强国,再图后世,”
      “自此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便被后人所知,”
      “不过,这条计策有两个问题,其一,天下大乱之时,挟天子者,必成众人眼中肉刺,喉中鱼骨,
      且大义之上,口诛笔伐,在所难免,
      若是主公用此计,如今主公好不容易积攒的所有威望,恐怕会消失殆尽,若有忠于汉朝者,一声,张贼,恐怕是免不了的。”
      “其二,四十年前,梁冀何止是挟天子,他更是毒害质帝,以三朝权臣之位,专断朝政近二十年,可是结果如何?
      被先帝所诛,自缢而亡,家族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况且历史上的权臣有几个是好下场的,
      更不论,董卓如今即将变成丧家之犬,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
      所以,嘉以为,主公断不可走这条路。”
      显然,郭嘉并不同意,这条计策!
      张则听后,仔细的想了想,郭嘉的话也并非没有道理,
      “既然挟天子不行,那奉天子以令不臣,可行否!”随后张则又问道,
      这是历史上曹操麾下,毛?所提出来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听到这话以后,郭嘉忍不住笑了,“主公,你觉得如何?
      自黄巾动乱以来,你的行事风格一直都是我行我素,陛下的政令,与你有用,听之,与你无用,弃之,
      如今,反倒是想要奉天子了,你忘记在未央宫之时,你的表现了。
      让你对着十岁的陛下毕恭毕敬,你能坚持多少天,若是陛下对你有要求,你能耐心满足多少。”
      “哈哈,我倒是忘了这一点!”张则听后,也忍不住笑了。
      两人笑过之后,郭嘉郑重的解释道,“主公,奉天子这一点上,也同样有危险,
      如果不能把天子牢牢掌握在手中,后院起火,危起皇宫,也并非没有可能,
      除此之外,陛下身边的大臣,皆都年老之辈,在宦海沉浮多年,可能让他们管理地方,率兵作战,他们不行,但要说宫廷内斗,
      个顶个的都是好手,怎么进攻,怎么抽身,他们可谓是游刃有余,
      这其实还算是小事,挟天子与奉天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会成为天下目光所汇集之地,
      嘉敢问主公,如今哪怕是让天子写一道诏书,关东诸侯会放弃自己的官位,地盘,军队吗?”
      “额!肯定不会?”张则想都没想,就说道,
      “不错,而且,嘉估计,主公之所以想要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希望多招揽一些人才吧!”
      “嗯!确实有这方面的想法!”张则此时也感觉到手下的人才有些不够用了。
      况且,如今灵帝已死,天下大乱,他可以无所顾忌的扩军,到那时必然要需要大量人才。
      “可主公有些想当然了,主公自问,就算是奉天子,有多少人会因为天子之故,而投奔主公。”
      郭嘉说到这里以后,张则忽然想起历史上曹操发布的三道招贤令,
      其结果,不说是人才云集吧,只能说是一个没来,
      曹操麾下的人才,没有一个是因为招贤令而归附,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主公若是奉天子以后,行事必然有所掣肘,”
      “如今天子尚幼还好说,可是将来若天子长大,王非王,臣非臣,两者必然有矛盾,隐患不少,
      大将军何进,位高否,权重否,仍然被十常事所杀,到时恐怕一丁

第172章 天子与荆州谁对主公更重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