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法事情的。
就算是历史上都评价蔡邕为人正直,毕竟,他们心中应该是坚持忠义礼智信呀!
虽然,张则听从郭嘉之计,请出蔡邕,但是在张则心中也是后来有用,
万万没想到,现在蔡邕就给了张则一个惊喜。
“天下不安,陛下乱令,贪官污吏横行,黄巾匪首一事,波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大州,无数官员惨死,弃官逃跑者更是数之不尽,天下官职空缺严重。
桂阳远离中原,人口稀少,民力低弱,如今季宁兄离开,
有意来桂阳者,必然不多,子云虽然年幼,但有黄巾之功,若想挂太守金印,并非不无可能!”
“蔡公此言当真!”张则惊喜道,这可真是瞌睡了送来枕头,
在古代有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
没有太守之位,张则想做什么事情都是处处掣肘。
反之,如果有太守之位,就不一样了,那就名正言顺了。
“若子云有意,回到府邸,我便写几封书信,你着人送去,不出两个月,必有结果!”蔡邕胸有成竹的说道,
其实,蔡邕也有他的算盘,现在自己在张则身边,张则越强,他就越安全,
加上之前张则所说保他之言,这样的话,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想他蔡邕才华横溢,忠君爱民,恪尽职守,但是,却落得如此下场,
而张则与他毫无交情,却敢说保他之言,说实话他有点感动。
加上这一段时间的相处,蔡邕发现,张则绝非外界所传,目不识丁,起于草莽之人,虽然张则不能出口成章,但是大道理所懂颇多。
而且身上有一种奇怪的气质,好似不属于如今天下的气质。
张则的行事作风,很不像一般人。
这让蔡邕心中不自然的生出四个大字——天命之人
所以,这次帮助张则担任桂阳太守,也可以算是一种试探,他要看看,张则此人到底如何?
若是于民有利,当是好事,若是贪官劣迹之人,一个桂阳郡也无法动摇东汉根基。
“好!”听到蔡邕的话后,张则大喜,
趁着高兴的心情,张则等人快马回到府邸,
急匆匆的来到书房以后,张则悄悄的拿出几张宣纸,铺在桌案上。
“子云,这是什么纸!”蔡邕好奇的问道,作为书法大家,对于文房四宝,他有天生的喜爱,
张则拿出的这几张纸,一看就是极品,不过蔡邕说完后,心情便有些低沉,
想他曾经在洛阳刻印《熹平石经》之时,何等意气风发,更有“非左伯纸,不妄下笔”的名声,不过,这几年远避吴郡以后,再也没有那种机会了。
没有办法,一个字钱呀,没有钱谁会给你左伯纸呀,
蔡邕压下心中感慨,快速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张则,“子云,你着人把这封信飞速送往洛阳交给羊续,羊兴祖,”
“他与我乃是好友,当年远避吴郡之时,他便多有帮助,我也有些书简存于他处,黄巾乱起之时,朝廷解除党禁,如今被太尉杨赐看重,征为府掾,
虽然太尉之职因与陛下争执而罢免,但后来陛下看到杨太尉之前上书的防范黄巾之乱奏章后,却更加看重。
此信一去,若无意外,不出两个月,朝廷便会有旨意下达!”
“好”张则接过信后,连忙招来典韦,夏侯兰二人,
命他们拿着书信,带着一些钱财,飞速赶往洛阳。
心中一块石头放下,张则放松不少,接下来就是规划府邸了。
铁老汉等人修建的府邸乃是按照东汉的样子,有些地方不符合他的设计。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张则重新规划了一番府邸的庭院。
命人砍伐竹子,开挖沟渠,引入小溪,在府邸中规划好流水池塘。
另外又规划了几处大的院落,
府邸中的仓库,下人住的地方,护卫住的地方,大堂,客厅,厨房,住人的几处院落。
毕竟,现在蔡邕夫妻和蔡琰也在这里,有时候需要避嫌。
书房,也有好几间。
这些张则都要精心设计一番。
不但是张则忙,就算是刘辟,徐晃,郭嘉这些名将谋士,也被张则吆喝的团团转。
规划完这些以后,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三朝之日。
“老铁,”张则叫来铁老汉,如今的铁老汉俨然成了张则府邸的大总管。
铁老汉上前后拱手道:“主公,何事?”
“明天就是三朝之日了,今天就早些收工吧,另外结账的时候,多给五天的工钱,让百姓回家过个好年!”
“主公仁慈,”铁老汉说完,连忙前去说于与那些做工的人,
如今在张则府邸做工的有好几千人,没一会的功夫,就传来震耳的喊叫声,
“汉宁侯仁慈,汉宁侯仁慈!”
在这里做工太幸福了,不但吃饭管饱,还能拿工钱,做的好,做的快还有奖励。
这些在东汉都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听着震耳的喊声,张则微微一笑,
“主公,聪明呀!”旁边的郭嘉感慨道,
“奉孝,此话何意!”
“主公所出不过五日工钱,但若被这做工之人传颂于桂阳郡,那主公的名声必然一时无二呀!”
“且主公初来桂阳,毫无根基,但若是此事传播开来,必然被黎民称颂,”
张则听到郭嘉话后,悄悄说道:“奉孝,得民心者,方可得天下呀!”
说完,大笑三声而去!
第49章 汉宁侯,好胆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