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回到祝家时,天色渐黑。
一轮清月高悬于漆黑的天穹之上,月亮笼罩着薄纱似的的淡光。
草丛里的青蛙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呱呱呱”的叫声。
耕余村里的夏夜,是麦香的味道。
祝家的东屋内还亮着油灯。
屋内传来祝灿和云畔的对话声。
祝灿正在教云畔识字。
“妹妹,这个字念什么?”祝灿指着纸上的一个大字问云畔。
云畔咧着嘴憨笑:“哥哥,这个我认识,念‘竹,竹子的竹,也是竹马的竹。”
她肉嘟嘟的小手指着书上的一行小诗,软糯糯地读了出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疑。”①
“哥哥,这首诗你昨日才教过我,是李太白的诗。”
云畔读完诗后,又将诗的出处说了出来,乌溜溜的圆眼眨呀眨,亮晶晶的,乖巧地等着祝灿夸赞。
祝灿低低笑出了声,温声夸赞道:“妹妹真聪慧。”
他顿了下,又道:“那你可知这首诗的意思?”
云畔歪着头思索了半晌,而后又轻轻摇头:“不知,哥哥还未教我呢。”
祝灿揉了揉云畔毛茸茸的小脑袋,轻声开口:“等明日再教你。”
说话间,他从兜里拿出一颗糖果子递到云畔面前:“奖励你的。”
云畔看到糖果子时,眼睛瞬间亮了。
祝灿轻声笑了下,而后剥了糖纸,将糖果子喂到云畔嘴里。
“乖乖坐着,哥哥去喂羊,好不好?”
云畔摇摇头,扯住祝灿的衣袖,可怜兮兮地望着他:“哥哥,我怕黑。”
祝灿轻摇了摇头,心中无奈。
只好给小团子穿上鞋,抱着她出门。
刚一出门,就看到立在门口笑意盈盈的哥哥和阿嫂。
两个小家伙看到程喜漫和祝清吾时,先是一愣。
云畔最先反应过来,直接丢开祝灿的手,“噔噔噔”地朝院门口飞奔过去。
一下子扑进程喜漫怀里,瘪着小嘴哭腔道:“阿嫂,畔儿想哥哥和阿嫂了。”
说话间又泪眼朦胧地看向祝清吾:“大哥哥。”
祝清吾伸手摸了下云畔的发顶,而后将小丫头从程喜漫怀里抱了过来。
“畔儿这两日可有听你阿灿哥哥的话?”
云畔闻言,点头如捣蒜。
祝清吾笑着夸赞道:“真乖。”
这时,祝灿也快步走了过来,轻声开口:“哥哥和阿嫂一路上辛苦了。”
程喜漫蹲下身将祝灿揽进怀里,温声道:“不是让你带着妹妹在赵婶家待着吗?怎又回来了?”
祝灿抿了抿唇,笑着开口:“如今已到了收冬麦的时节,村长和赵婶去了地里割麦,张伯家也是。”
稍顷,他又补充道:“他们从地里回来已经很晚了,又要做饭,又要照顾我和妹妹,张伯还要帮咱们喂鸡羊,身体受不住。”
“所以我就带着妹妹回来了。”
祝灿越解释声音越小,他其实害怕哥哥责备他自作主张的。
话音刚落,程喜漫和祝清吾对视一眼。
程喜漫杏眼里蕴上一层薄雾,她柔声开口:“阿灿越发懂事了。”
祝清吾嘴角勾了勾,眉眼间漾着欣慰的笑意,也夸赞了弟弟的做法。
小家伙听到哥哥嫂嫂的夸赞后,原本微皱的短眉瞬间舒展开了。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而后憨笑一声:“哥哥,阿嫂,我帮你们搬东西吧。”
他伸手指了指牛车上的大包小包。
程喜漫轻轻捏了下祝灿的脸颊,笑意盈盈道:“好,咱们一起搬。”
云畔听到要帮忙搬东西,也哼哼唧唧地挣脱祝清吾的怀抱。
她不会喂羊羊,但是她可以帮哥哥和阿嫂搬东西呀。
她吃得多,有力气的呀。
这般想着,她便跑到牛车跟前,伸手向祝灿指了下中间的那个大包裹:“哥哥,我要拿那个最大的包袱。”
祝灿身子微怔,而后宠溺一笑,从车厢里挑了个小包袱放到云畔手里:“你拿小的,哥哥拿大的。”
云畔眯着眼睛朝祝灿笑,而后抱起怀里的小包袱蹦蹦跳跳的跑进了西屋。
祝灿也两手各提了一个包裹跟在云畔身后,看着小团子踉踉跄跄的背影,忍不住提醒道:“慢点跑,小心绊倒了。”
云畔哼唧了声:“知道啦,??赂绺纭!
程喜漫也帮着两个小家伙一起搬完了牛车上的东西。
祝清吾则去喂家里的鸡鸭牛羊。
晚饭过后,程喜漫屈腿坐在炕上,怀里抱着软糯糯的云畔,身侧坐着祝灿。
祝灿看着满满炕上的陶响球、竹蜻蜓还有其他的玩具,不禁红了眼眶。
小家伙抬手,悄悄抹了把眼泪,小声嘟哝道:“谢谢阿嫂。”
他长这么大,只有两个拨浪鼓和一只红漆木马。
听哥哥说,一只拨浪鼓是阿娘买给他的,另一只拨浪鼓还是张婶送给他的。
红漆木马是哥哥特意为他做的。
每次看着别家小孩有好多新奇的小玩具耍时,他其实也很羡慕的。
以前那些他做梦也不敢想的新奇玩具,如今也得到了。
是阿嫂和哥哥买给他的。
除了玩具,阿嫂还给他和妹妹买了好多他从未见过的零嘴。
甜软的茯苓饼、各种口味的果脯、糖丝雪白的龙须糖。
还有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糖灯影儿和好多他叫不上名字的糕点......
程喜漫听出了小家伙声音里的哭腔。
她心里一酸,霎时也红了眼眶。
&n
第52章 竹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