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赵婶手里牵着祝灿,怀里抱着云畔。
云畔伸着小脑袋,凑在程喜漫脸颊上亲了一口。
她咧着嘴朝祝清吾和程喜漫甜甜一笑:“哥哥,阿嫂,我会乖乖听伯伯婶婶和阿灿哥哥的话哒。”
程喜漫摸了下云畔头上扎着红丝带的发包包,柔声道:“畔儿真乖,阿嫂回来给你买糖果子吃。”
而后又看向祝灿,伸手捏了下他的脸颊,温声道:“阿灿,要照顾好妹妹,乖乖听赵婶的话。”
祝灿乖巧地点了点头。
祝清吾和程喜漫又向赵婶他们道了谢后,才驾着牛车出发。
云畔向牛车上的程喜漫挥着小手:“阿嫂记得想畔儿呀!”
祝灿嘴角勾了勾,也向着牛车的方向挥了挥手。
直到牛车的影子消失在山路的拐弯处,赵婶才带着两个小家伙回了屋。
路上,程喜漫歪头看着祝清吾的背影,轻声开口:“夫君,我拿了二百两银子。”
赶车的祝清吾细长的眸子里闪过笑意,温声道:“多备点也好。”
其实不够了也没关系的。
若是她真的看上了哪处的宅院,到时候想个办法让何七送些银钱过来不就行了。
程喜漫乌溜溜的眼睛闪烁着细碎的星光,亮晶晶的。
她想了想,又道:“夫君莫要担心银钱不够,我们买个小院子就好。”
反正临川城也待不了多久,他们最终是要回京都的。
临川城只不过是她回京都的一个转折点。
在临川城开个医馆,总比她在耕余村的荒山上采药赚的钱多些。
到时候等银钱攒的差不多了,她就带着夫君和弟弟妹妹回京。
所以此去临川城,也不需要买个多大多气派的宅院。
倒是开医馆的铺子,得盘个位置好的,最好是在比较繁华的街道上。
程喜漫心里暗暗盘算着此去临川城要做的事情。
徐郎中听闻他们要搬去临川城,特意给那开药铺的张老板写了一封信,让程喜漫交给那人。
程喜漫知晓徐郎中的心意,也很感激他。
不过药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就算那张老板不与她合作也没关系。
等她这次从临川城回来,就托村长和张伯他们给村里人多宣传下。
等秋收完,山上的药草大多也成熟了。
到时候,村长可以带着村里人上山采挖药材。
她再将那些药材按照市价收了不就行了。
这样,也不用给药贩子付差价,乡亲们还能在闲暇之时多赚点银钱。
临近中午,两人已经到了镇上,寻了个小饭馆吃了口午饭后,才接着赶路。
牛车上,程喜漫想了想,开口问祝清吾:“夫君,到了临川城,我们先寻个客栈住下来,再去看铺子吧,好不好?”
祝清吾转身瞥了程喜漫一眼,温声道:“等到了临川城,我们看情况再做打算。”
他顿了下,又道:“太阳西落前,能赶到的。”
程喜漫抿唇思索了下,觉得祝清吾说的有道理。
她小鸡啄米似的朝祝清吾点了点头。
祝清吾唇角弯了弯,转身继续赶路。
果不其然,夫妻俩在天黑之前便赶到了临川城。
程喜漫站在一家杂货铺前等前去停车的祝清吾。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祝清吾徐步走来。
程喜漫看到祝清吾远远走来的身影时,便笑着走上前挽住他的胳膊。
“夫君,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程喜漫仰着小脸,一脸认真地问他。
祝清吾眯了眯眼睛,侧眸看她:“你还记得我之前卖手抄书的那间书铺吗?”
程喜漫轻轻点头:“记得的。”
祝清吾轻声笑道:“那个老板几月前搬到了临川城,我们不若去找他?”
见小娘子黛眉微蹙,神情有些犹豫。
祝清吾薄唇翕动,温声解释道:“那间书铺的老板和我有些交情的,为人也不错。”
见祝清吾这般说了,程喜漫也不再纠结了。
夫君的朋友,人品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既是这样,倒不如听夫君的。
他们俩也是初次来临川城,人生地不熟的,也不好办事。
程喜漫抿了抿唇,轻声问道:“那我们要住在你那个朋友那里吗?”
祝清吾怔愣了下,随后解释道:“也是可以的,或者让他替我们寻个便宜又实惠的客栈也不是不行。”
程喜漫点了点头,没再吭声。
夫君既然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她便乖乖跟着夫君就是了。
临川城虽比不上京都,但这里是北黎边疆所在,北黎与其北疆四周的小国贸易往来都要经过此处。
所以临川城文化丰富多样,街道上时不时的能见到穿着奇装异服的胡人。
街道上的小摊数不胜数,商铺里的东西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程喜漫仔细打量着四周的街景,所以任由祝清吾牵着她的手朝前走。
她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等真正搬到临川城后,她就将临川城的所有商铺逛上一遍。
不,逛上好多遍。
如今正值夏日,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
其中不乏穿着打扮艳丽的富家小姐。
程喜漫目不转睛地瞧着她们身上穿的绫罗纱裙和头上簪的好看发钗。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第50章 友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