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的,她也不太了解临川城里药材买卖的行情,就算有人收,她也不见得会将这人参卖个好价钱。
徐郎中开了这么多年药铺,与临川城的其他药铺之间自然也有合作。
既是这样,倒不如将人参给他,就算卖不出去,也能帮着打听打听价格。
而且徐郎中的为人她也是信得过的。
徐郎中见程喜漫愣在原地发呆,以为她不愿。
于是忙解释道:“我明日去临川城是为了采购药材,顺便去临川城寻访名医为桐桐她娘医治奇症。”
说到这里,徐郎中两行老泪顺颊而下。
庆安镇人人皆知徐郎中和叶氏伉俪情深,饶是叶氏卧病这么多年,徐郎中一直对她不离不弃。
“那就有劳徐郎中了。”程喜漫转身走到柜台前,又将背篓里的人参放回了柜台。
徐郎中忙用衣袖擦掉浊泪,满脸歉意道:“是老夫失礼了。”
他看向程喜漫,眼神坦诚道:“清吾媳妇,虽说我也稀罕你这人参,但你大可放心,我不会贪这人参一分钱的。”
程喜漫见状,忙摆手道:“徐郎中,您多虑了。”
徐郎中这才回道:“此去临川城,我怕是得多待上几日,你可在五日后来药铺找我。”
程喜漫闻言,一一应下。
从徐家药铺出来后,已是中午。
程喜漫打算去集市上找张婶儿和阿灿他们。
今日在药铺耽搁的时间有点儿久了。
徐郎中说临川城的药铺里所收的百年人参价格大多在八十两银子左右。
而她这支不仅品相完好,还是三百年左右的野山参,估计能卖个好价钱。
所以程喜漫和徐郎中商量了下,徐郎中以六十两收了这支人参。
到时候不管卖多少钱,只分她六十两就行。
也就是说,她今日已将这人参卖出去了,只等着五日后找徐郎中拿钱就好。
想到这里,程喜漫唇角荡起弯弯的弧度,笑意晏晏。
等这五十两银子到手,她就请工匠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一遍,再请木匠做几件新家具。
请工匠和翻新屋子花不了多少钱,五六两银子足已。
剩下的钱就先存起来,夫君吃药得花钱,还得给阿灿攒束?费。
阿灿都五岁了,等明年秋收之后,她就将小家伙送到镇子上的学堂读书。
不过一直靠采药谋生实在算不上个好办法,耕余村的山林也就那么大点地方,好多珍稀药材若是连年采挖,估计会绝种。
这药总有采完的一天。
倒不如等开春之后,她将后院的荒地开垦出来当药田。
到时候再将山上的药草植株引到田里,这样她就不用每日去山上采药了。
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买卖,还方便照顾夫君。
一想到祝清吾,程喜漫笑意不禁浮上眉眼,眼睛像月牙儿般弯起。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祝灿清脆的声音。
“阿嫂。”
程喜漫转身望去,发现祝灿和冬郎并排站在不远处,两个小家伙手里各自拿着一支糖葫芦。
冬郎比祝灿大一岁,身子骨要比祝灿壮硕,个头也略高祝灿一些。
程喜漫朝两个小家伙招了招手。
两个小家伙看到程喜漫招手示意,便迈着小短腿“噔噔噔”地朝她这边跑了过来。
“阿嫂,我来帮你背背篓。”祝灿说话间就踮着脚帮程喜漫卸身后的空背篓。
程喜漫笑着摸了摸祝灿的发顶,柔声道:“好,谢谢阿灿。”
祝灿害羞地挠了挠头。
冬郎见祝灿帮程喜漫背背篓,他也不甘示弱。
小家伙看着手里的糖葫芦,小手一攥,心一横,满眼纯稚道:“阿嫂,吃糖葫芦,可甜了。”
祝灿听到冬郎的话,有些不开心了:“马屁精,这是我阿嫂。”
冬郎气鼓鼓地哼了一声:“我不管,也是我阿嫂。”
程喜漫弯着眉眼看两个小家伙斗嘴儿,而后也捏了捏冬郎胖嘟嘟的脸蛋儿。
“阿嫂不吃,冬郎吃。”
冬郎听到程喜漫这话,随后转身朝祝灿做了个鬼脸:“看吧,阿嫂自己都承认也是我阿嫂了。”
祝灿仰着小脸,一脸傲娇地牵上程喜漫的素手,小声道:“某人好幼稚哎,我才不跟你拌嘴。”
随后抬头看向身侧的程喜漫,眉眼弯弯道:“阿嫂,咱们不理某个幼稚鬼,我带你去找张婶。”
冬郎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小声嘟哝着:“你才幼稚鬼。”
说话间也跑上前牵住程喜漫的另一只手。
程喜漫就这样左手牵着冬郎,右手牵着祝灿朝集市上走去。
第14章 挣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