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不讨好的事情了,二来孙香上回跟着一起去了。
也把赵?的套路学了个七七八八,所以那些小姑娘也就没有过多为难她,又蜂拥着找孙香去了。
赵?也不拦着孙香,没道理这个法子自己用过了,就不许人家使了。反正都是造福乡里了,孙香能帮着那些小姊妹们多赚两个银钱,赵?也真心为她们高兴。
孙嬷嬷也不赞成她再去赚那个辛苦钱,倒是很支持她趁着旺季,也去多采些蘑菇回来,说是自己也会烘干蘑菇。
让她只管着把山上的蘑菇搬回来,自己在家替她把那些蘑菇都给做成蘑菇干,等到了冬天真正天寒的时候,桌上也好多个菜。
所以赵?带着阿星,又在山上晃悠了好几天,采回来了一百多斤的蘑菇,交到孙嬷嬷手里,总共也不过制出了不到二十斤的干菇。
但孙嬷嬷手轻,那些蘑菇烘干了之后居然还是朵朵完整的,伞盖缺损了的都很少,虽然那段时间赵?家里也几乎顿顿都有蘑菇就是了。
再加上她独家的手艺,那些蘑菇烘出来,居然还隐隐带着一股淡淡的松香味儿,确实是个上佳的卖相。
只是那段时间赵琮和赵珂俩兄弟也累得不行就是了,日日都要上山去背大把的松枝回来,还非得要半干不湿的。
要不是长雨碰见了一回,心疼那两个小子,干脆扛了斧头到山上,背了好几棵小松回来,又帮着细细砍好了,那俩兄弟还有得忙活呢!
这些赵?倒是都不知道,她成日里早出晚归的,就差没住在山上了。到了后面,阿星都烦了这样的日子,她倒是还日日坚持着。
回来看着这些干菇高兴得不行,想着有这些蘑菇还得多亏了成轩把孙嬷嬷给送过来,饮水当思挖井人。所以她拎着一大口袋干菇,又去了成府。
这回正巧成轩之前派去寻琉璃瓶的人回来交差了,她有幸见着了那几个琉璃瓶的初面。
是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好几个!
据那个派出去的管事所说,这种琉璃瓶在宁波港那边其实并不少见,虽然价格高些,但有钱有势的人家,其实博古架上都摆着几个。
样式也多,什么宽口的、鸟形的都有。这种鹤颈的因为保存不易,倒是少见,但也不是没有。
那管事寻摸了好几个商行,最后找来了这五个,其中一个与街口那家铺子摆在门口的那个,不说十成十地像,至少也得像个九成八的,所以裹得最精细。
里三层外三层,除了棉花软布,外头还填了稻草杆儿防撞,管事一路搂在了怀里捧回来的,连吃饭睡觉都没放下超过半个钟头的。
如今打开了木匣子一看,果然精美异常,琉璃瓶的鹤颈上,连半丝划痕也无,拿出去,确实能以假乱真。
琉璃瓶既然已经到了,赵?也知道,自己的活儿也就随着来了。
当初自己可是在成轩面前夸下了海口,言明只要他能在明年开春之前,寻到一样的琉璃瓶,自己就能在八月的时候,把琉璃瓶里的秘密展示给他的。
所以她细细查验了一番琉璃瓶后,把背着的那一大口袋干菇往秦管事身上一甩,背着手就回去了。
成轩留饭都留不住,只说自己要回去开工干活儿了!
第221章 干菇与琉璃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