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7章 军民鱼水情 结束了[2/2页]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毕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而他,也真正的体会到了这种事情的魅力,真正的军民鱼水情,原来,是这样的。
      “叛军,就这么解决了?”包拯低着头,喃喃自语。
      文彦博也僵硬的坐下。
      心情复杂之余,有些后悔。
      非常后悔。
      赵琮笑看着几位宰相:“既然叛军已经解决,那放人之事就无需再提了,按照大宋律依法处置叛军首领,绝不姑息!”
      “禁军糜烂,京畿道所有禁军全部重组重新编制,孤亲自负责此事,预防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
      “另外,铁案贪墨一事,锦衣卫接手,涉事官员,锦衣卫凭孤的手谕可以任意抓捕!”
      “另外立即对军械监进行账本核查,连刺杀官家的兵器都出自军械监,可见其中的贪墨有多么巨大!”
      一连串的话,将诸位宰相全部说懵了。
      而韩琦也默默的坐在原地,有些激动。
      众人都默默地坐着,认同了一件事情。
      赵琮要做的事情,真的做到了……,而且,如此的干脆,如此的果断!张定山这枚早就埋好的棋子,也爆发出了自己的作用。
      天神之姿扫清西夏战乱,又回防汴京城,解决了叛军。
      如此一来,赵琮禁军在手,大权在握,满堂诸公,谁能提反对意见?
      这就是,从一开始赵琮的算计!
      自诸位相公离开东宫之后,关于西夏边境大胜,张定山回返汴京的事情也相继传开。
      原先百姓们还不相信,可当他们看到城外已无叛军,全是禁军在巡逻的时候就知道,事情当真是那样。
      叛军投降了!
      东宫属官李福接手铁案,铁案的权利也成功落入东宫之手。
      军械监落入韩维之手,韩维成为了军械监的话事人。
      张定山和任宽也迅速下手,快速把控了汴京城全部的出入要道,开始清查汴京城的一切黑色产业。
      禁军重新开始编制,将门起初还反对,可太子赵琮将他们全部宣到了东宫之中谈话之后,他们全部都沉默了。
      赵琮真的做到了他起初说的那些话。
      从入京到如今,短短不过一年,他真的将整个糜烂的禁军的贪污巨大的三司翻了个天!
      “殿下,官家有旨意。”
      北宋景佑八年十二月初一,赵祯下旨退位,由太子赵琮继承天子之位。
      这一年,赵琮不过十七岁半,却在文臣迭起的大宋,以自己的绝代风华闯出了一片天地。
      陶温灵最终还是没有回汴京城。
      她留在了西北。
      京城确实繁华舒适,可若是没有千千万万将士的牺牲,这所谓的舒适也不过是水墨泡影。
      赵琮于登基一个月后,迎娶杜妍,并尊为皇后。
      同时,大宋改国号为:景洪。
      张定山掌枢密院,手握八十万大军,由于京中的整军速度极快,不到三个月,京畿道三十万禁军就被裁的只剩下十二万。
      而这十二万,都是虎狼之师!
      同一时间,韩维开始施行商税制度,与盐税,铁税并收。
      景洪三年,太子妃张妍诞下一子,取名赵宏,封为太子。
      同年七月,鲁卫拜大宋卫国公,因为他带着人,历时三年,建成了三艘巨大的福船,同时还给大宋军舰的建造积累的宝贵经验,成为了大宋船舶制造的祖师爷。
      一时间,大宋国境之内欣欣向荣,各种政策不断,借着禁军的威压,赵琮有惊无险的度过了第一个最难的阶段。
      并且,在大宋军械监之中,由赵琮亲自参与设计的震天雷,神火炮也开始投入生产。
      韩琦彻底归心,富弼也很快调回了京中,负责政策的实施,范纯礼也在弘文馆大放异彩,写出了许多好文章。
      而贾昌朝,赵琮也没有放弃让他继续发光发热,将其调去主管宣传部,开始研究报纸的生产。
      欧阳修卸任枢密使,出任外交发言人,这家伙出口成章,又是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身上的气质很好,他出任外交官,代表大宋的门面,也是相当合适的。
      景洪四年腊月,赵祯驾崩,同年,李清照在民间名声渐显,成为了民间口口相传的第一次才女!只不过李清照在民间活跃几年之后,就消声灭迹了。
      景洪五年,赵琮迎娶杨瑞娘,封贵妃。
      景洪六年,边疆一大将异军突起,带着三万边军撕破了北方辽人的防线,而那领军的将领,名为岳飞。
      “启禀陛下,辽国派来信使,申饬……。”
      赵琮坐在垂拱殿,听到下首的韩琦欲言又止。
      当即起身,沉声道:“宣!陈国公!”
      “即刻调集京畿禁军,开拔北地!”

第137章 军民鱼水情 结束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