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9章 赵允言的算计,太子误国?[2/2页]

仁宗遗嘱:其实朕还有个儿子! 毕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概意思就是:太子不仁,我们武将心里不服气!想要我们不闹也可以,但是前提是你得废了太子,并且军改的事也得算了。
      不然,咱们这五万人就是死,也不会从了朝廷。
      这个书信的内容是公开送的,王公大臣,士大夫都得知这个消息,而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不到半天时间,赵祯的宫门外就跪倒了一大片来求旨的大臣。
      集贤殿学士,翰林学士,昭文馆学士,都有。
      他们的说法也很直接,大宋不能乱,子嗣之事可以调节,可大宋要是乱了,社稷又怎么办?
      福宁殿外,哭嚎声一片。
      群起激愤之后,那些大儒还大骂赵琮,说赵琮不顾江山社稷,惹是生非,无德位居太子之位。
      “赵怀!”
      有个大臣拉着刚刚出来的赵怀,凶神恶煞的怒道:“官家为何不见我等?难道为了一个无德太子,就要不顾江山社稷了吗?”
      “若是今日官家不见我等,老臣便一头撞在这福宁殿外,让太祖太宗看看,看看这大宋,是怎么亡在他手里的!”
      这老大臣年纪也不小了,凶神恶煞的说了一阵,已经是气喘吁吁。
      “老臣!”
      他咬牙切齿道:“老臣,要!要告他的状!”
      要不说北宋的皇帝憋屈呢?
      但凡是个在朝中有点岁数的老臣都可以出言逼迫,虽说的是谏言,但是实际上的行为和逼迫没什么区别。
      赵怀无奈至极,官家历来仁厚,但是在这一次的事情上面却是站稳了太子殿下的后台,只不过站台的方式软弱了些,只是躲在福宁殿里面抱病不出。
      他不出来,这些大臣想要强闯,又有锦衣卫在一旁守着,所以这才造成了这些大臣在福宁殿外跪地哀嚎的场面。
      “向大人,您这不是难为自己吗?”
      老赵脸色一苦。
      “殿下再闹,那也是官家的嫡子,独子,诸位公卿要官家贬了自己的独子,也实在难为官家啊。”
      向学士并未理会,只是睚眦欲裂的瞪着眼睛道:“难道为了私情,就要放任太子误国?”
      赵怀也无语了。
      误国?
      殿下指派的张定山三个月就平定了西夏出兵,这叫误国?
      整治盐政,让大宋财政光是京畿道一年就多了几十万贯,也是误国?
      老臣们说话的时候声嘶力竭,可根本没考虑过自己的对错,他们自认为自己读够了圣贤书,看遍了人间世的一切,就高高在上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主观判断。
      而这就是他们的规矩。
      只不过赵怀只是个宦官,这些事,轮不到他开口来说。
      赵祯还是以身体抱恙拒绝,这些大臣在福宁殿外跪了许久,最后气冲冲的离开,纷纷到了东宫的门口。
      而到了才发现,东宫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
      除了没看到韩稚圭包拯以外,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到齐了。
      “你们也……?”
      已经在东宫守了一夜的章得象气得胡子都立起来了。
      曾公亮更是声泪俱下,不断的拍打着东宫的大门。

第129章 赵允言的算计,太子误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