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珍就真诚地摊开,跟贾克平分析:“我们单位年轻的小伙子我都不熟悉,也不能贸然给你娘家内侄女介绍。你真要为你侄女打算,就留意留意周边的人家的亲戚、朋友、还有外嫁女儿,这样范围就广了。”
“还有,你娘家侄女这种情况,虽不说有什么负担,但毕竟有个弟弟跟着,父母还不祥,家境好一点的,都不愿意找这样的,所以你的要求不能太高。”
贾克平倒是听进去了。
贾春花却不乐意,如果嫁个条件不好的,那跟自己原来的生活有什么两样?
贾春花说,自己要求不高,只要男的有个工作就行,像李娇爸爸那样在工厂工作的是最好的。
这年月能在工厂工作的有几个?
家庭条件差的能有机会进工厂?
贾春花这要求还不高?
你一个外来投奔亲戚,还带着个弟弟的,找对象最低要求是这个?
不过,周美珍去厂里打听了一下,还真有一个符合她要求的。
这个男的叫顾少平,二十五了,两个姐姐已经出嫁,母亲生病多年,刚刚走了,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却是公社干部的一个外甥,所以把他安排进工厂上班,虽然工作了几年,但因为母亲生病的缘故,却也没余下什么钱,甚至还有外债。
现在就和父亲两人一起生活,虽然没什么负担,但是知情的女孩还都不愿意嫁。
有几个勉强同意了,但讲彩礼的时候,又闹得不欢而散。
一拖就到了现在。
两个大老爷们生活,其实迫切需要一个女人来操持内务。
就这样,一个迫切想嫁,一个迫切找个人来操持家,贾克平又做主不要彩礼,只要结婚的时候有张新床,打个新衣柜,给贾春花买两身新衣服就行。
这样的要求不高,但顾少平操办起来却也不容易。
好歹两个姐姐还有亲戚朋友听后,都觉得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要找本地的女孩,没有彩礼肯定是不可能的。于是你借十块他借二十的,给顾少平筹到了二百块钱。
顾少平的父亲又砍了几棵树,决定请木匠,把床和衣柜打好。
这样新衣服的钱,酒席的钱都有了。
周美珍没想到,前世给人做媒,一次都没成功过,穿到这里来,第一次说媒。一次就成功了。
把贾春花嫁了,李修昌一家都轻松了不少。
嗨,别的不怕,就怕命运之神开玩笑。
转眼,就到了月底,李娇和爸妈合计,趁现在天气温还行,可以考虑造新房了。
因为李娇配的猪饲料很好,养了三个多月的猪,大的已经有一百七八十斤了,这时候的猪一百四五十斤就可以出栏。
一家三个人商议,可以卖了几只猪,这样造房的钱就有明确的来源了。
一头猪大约能卖到七八十块钱,可以逐步卖,然后再买新的小猪回来,争取以后每个月都
第97章 雁过拔毛不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