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杨思博点点头:“以后我也要天天听广播。”
“采蘑菇吧!”
又不是来做政治思想工作的,李娇的目的就是打消杨思博的顾虑。
“好。”
既然是国家允许的,那就是多多益善了。
杨思博愈发卖力地找蘑菇。
路过看到有吊兰、玉簪花、兰花之类的,李娇心就痒痒地,但鉴于杨思博在,还是忍住了。
但是后来往山深处走,见到的花卉更多了。
这唾手可得可得的东西,干嘛不顺便采了?
拥有这个年代的现金固然重要,因为这关乎目前的住房改善。
但是系统账户上的钱越多,就能到超市换出更多的物资,也才能提高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
由奢入俭难,二十一世纪山珍海味的味觉记忆,实在接受不了一日三餐的杂粮糊糊,即使加了料也不行。
仅仅解决温饱不行啊,必须要过小康生活。
最后李娇忍不了了,就把蘑菇全部倒进杨思博的篮子里,开始忽悠:“反正我们也捡不满一篮子的蘑菇,而且接下来我们还要捡好几天,我干脆顺便打点猪草。”
杨思博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分家的,农村人打猪草再正常不过了,就点点头,还非常积极地帮她挖。
等篮子里挖满了花草,李娇就拉着杨思博打道回府:“够了,回去迟了,你家今天的蘑菇炖野鸡就吃不上了。”
杨思博完全是陪公子读书,李娇说收手就收手,主动把装满猪草的篮子接过去自己拎着。
“明年我高中毕业,要是需要下乡的话,我就主动申请回老家,到时候我们一起养猪。”杨思博盯着篮子里的“猪草”,“我要好好认认,哪些草是猪可以吃的。”
李娇心虚,不要把杨思博带歪了,就说:“这样吧,基本上山里的草猪都能吃,你只要记住,哪些是猪不能吃的。下次遇到毒草,我告诉你。”
这倒是个好方法,杨思博点点头。
两个人飞一般地奔到家,朱小兰笑道:“再不回来,山药要烂了。”
杨思博听了,连忙把手里的篮子往地上一搁,拎起一旁的水桶就去河边提水。
李娇倒了一半蘑菇出来,打算清洗。
杨思博见了,一把提起篮子,把所有的蘑菇都倒在盆子里:“干脆一起洗了,我直接把干净的蘑菇拎回家,省得我奶奶再忙。”
那干脆连山药也刨皮洗了。
“快回去吧,不然鸡真熟不了。”李娇把装着半只野鸡,两根去皮山药,还有洗得干干净净的蘑菇篮子递给杨思博。
杨思博飞也似的就回去了。
望着杨思博的背影,再看看外婆,正忙着把蘑菇放进锅里,没有人在注视自己。
就拎着“猪草”篮子去后屋,找个没人注意的地方,把花草放到系统里交易了。
这次因为要采蘑菇,李娇都找的湿润水多的地方,采了很多土生、水生、石生的石菖蒲,石菖蒲个头小,所以今天的一篮子植物,可以分成很多棵。
李娇心不贪,看今天也没采到特别好品质的兰花,就清一色地十元一棵交易了。大大小小分成五十棵,最后依然收入五百元。
嗨,虽然是五百元,可只能在系统里按二十一世纪的物价来,购买力不足啊。
第23章 打算赶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