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9章 操作系统适配决策[2/2页]

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 燃面不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位处理器的适配处理,我觉得也可以暂且搁置。当前市面上的主流操作系统仍是以
      16
      位为主,我们不妨先专注于适配
      16
      位处理器。后续若有相关需求,再逐步适配
      32
      位处理器。”
      尽管市面上早早地出现了
      32
      位处理器,但秦奕心里清楚,32
      位处理器要成为主流,还需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
      前世,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英特尔推出奔腾处理器后,32
      位处理器才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如今距离那个时间点还有将近十年,他们完全有足够的时间提前谋划。
      至于为何
      32
      位处理器此时已问世,却要在十年后才成为主流,其中存在诸多因素。
      首先,当下的半导体制造工艺相对落后,生产
      32
      位处理器的成本高昂,良品率也较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工艺不断发展进步,到了
      90
      年代中后期,便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性能更稳定、集成度更高的
      32
      位处理器,从而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其次,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仅需要强大的处理器,还离不开与之匹配的内存、硬盘、显卡等其他硬件设备的协同配合。
      现阶段,其他硬件设备的性能和接口标准尚无法充分发挥
      32
      位处理器的优势。
      到了
      90
      年代中后期,各类配套硬件在性能和兼容性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能够与
      32
      位处理器协同工作,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使用体验。
      最后,操作系统本身和应用软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大多数软件都是针对
      16
      位处理器开发的,专门为
      32
      位处理器优化的软件数量较少。
      只有随着
      32
      位处理器市场份额的逐步扩大,软件开发商才会投入更多资源来开发支持
      32
      位处理器的软件,进而形成软件与硬件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加速
      32
      位处理器成为主流的进程。
      林宇轩内心的想法与大家不谋而合,看到其他人也提出类似建议,便果断拍板决定:“行,那就这么定了,我们先专注于开发适配
      16
      位处理器的操作系统。”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基本都讨论完毕了,大家还有其他问题吗?”
      “如果没问题,那就散会,大家继续投入研发工作吧!辛苦大家了。”
      就在这时,秦奕突然插话道:“等一下,我还有件事要宣布。”喜欢科技革命,从1984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119章 操作系统适配决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