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2/2页]

历史:大夏小书生 两仪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时。
      王方的女儿王弗,也让丫鬟从家中送了题名来,红纸怡上,跃然而出:“唤鱼池”三字。
      看到这一幕,众人更是惊叹:“不谋而合,韵成双璧。”
      ……
      后来王方请人做媒,将王弗许配苏轼。
      那一年。
      苏轼18岁,王弗15岁。
      ……
      唤鱼联姻的佳话一时传遍当地,但实际上两人其实早就相恋。
      王弗最爱一花,名叫飞来凤。
      所以常常拉着丫鬟一起去唤鱼池附近采摘。
      每每听父亲说起少年苏轼如何聪明机智,心中颇有好感,但又不便明显流露。
      闻道苏轼常在山水间静思,读书,便悄悄隐于一旁树丛中静观,却见苏轼英气勃勃,抚掌唤鱼。
      “小姐,你最喜欢的飞来凤花开了!”丫鬟在草丛惊喜一声。
      苏轼转回头来,见一少女婷婷站立在初春的绿草丛中,轻盈飘逸。
      王弗受惊,抬起头来,双眸如星,闪烁着少女的娇态,粉脸含羞,自有一种淡墨染不出的风情...
      ……
      一日。
      苏轼与同窗为老师王方祝寿,因生性豪放而醉倒在老师家中。
      睡到半夜起来,知道同窗们都已回书院,便独自踱到翠竹掩映的后院。
      师妹王弗正临窗梳头,苏轼从怀里摸出从山上带来的一簇飞来凤,轻轻地投进窗去。
      王弗一惊,继而心跳不已,把那簇浓香阵阵的花苞贴在胸前...
      ……
      新婚后,苏轼做了一首集句词来赞美王弗的美貌。
      南乡子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
      刚嫁给苏轼时,王弗未曾说自己读过书。
      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
      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
      好奇的苏轼问她别的书里的问题,她都能答上来,顿时让苏轼又惊又喜刮目相看。
      后苏轼为官,因其性格豪爽,不善算计,所以在与访客交往的时候。
      王弗经常立在屏风后面倾听谈话,事后告诉苏轼她对某人性情为人的总结和看法。
      结果无不言中,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
      ……
      本以为两人能相敬如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可体弱多病的王弗还是未能躲过此劫,在婚后第十一年香消玉殒,从此阴阳两隔。
      后苏轼将王弗葬在离父母墓八步远的地方,并且在附近种满松树。
      王弗与苏轼相伴十一年,从青春岁月到为人父母,相识于微时,一路艰难前行,彼此互补,相得益彰。
      ……
      这时,苏轼坎坷的人生正式开始,先是与新党的政见不和,以至远离权力中心,后又因言获罪...
      王弗去世10年后,苏轼屡遭贬谪,志向难鸣,调任密州,梦中忆起王弗在时的点点滴滴,半夜醒来,披衣执笔,含泪写下了一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
      故事讲到这里。
      叶天停下来准备将江城子写在纸上。
      ……

第135章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