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4章 昭君出塞意难平[2/2页]

历史:大夏小书生 两仪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年之后,匈奴首领入京朝贡,以尽藩臣之礼,并请求做汉朝的女婿,汉元帝遂选宫女赐之。
      临行前,皇上召见昭君,一见面就惊呆了。
      如此美丽的美人,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一席谈话,更觉昭君才智过人,整个后宫无人可及。
      可惜天子又难失信,送走昭君后,皇上立即翻看美人画册,终于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昭君画像。
      细细一看,原来昭君眼下多了一个疵点,掩盖了昭君的美貌。
      皇上大怒当即下令将那个弄虚作假的画师杀死。
      ……
      昭君随匈奴首领来到塞外,在匈奴又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被封为“宁胡阏氏”,也就是王后。
      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
      ……
      传闻在昭君出塞的时候。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扇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美称。
      故而人们也经常用沉鱼落雁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古籍中对于王昭君的诗词也有很多。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
      第一首: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第二首: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将王昭君的故事说完。
      叶天的心中突然有些不舒服。
      四大美女的故事听起来都很好,被后人津津乐道。
      可在他眼中。
      别人的故事暂且不提。
      王昭君的故事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
      昭君出塞...
      后人敬仰这位女子愿意和平献出一生。
      所以她的故事也同样美好。
      但换位思考一下。
      一个古代的汉家女子,嫁给匈奴为妾?
      这种故事能有好的结局?
      不知道别人心里都怎么想。
      可在叶天心里,他终究是意难平!
      这也是他答应和孙成儒进京的原因之一。
      他想为大夏做些贡献。
      最起码将来大夏再也不需要经历和亲这种屈辱的事情。
      小时候和同学们聊起古代的历史。
      大家很多都喜欢汉和唐。
      可等长大之后。
      越来越多人喜欢大明。
      原因当然也很简单,那就是大明一朝276年,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公子,你好像有些不高兴?”林妤小声问道。
      她本来还在钦佩昭君的伟大,接着就发现叶天的心情好像有些不好。
      “别说他不高兴了,我也不高兴!和亲这种事情也就是那些贪生怕死的书呆子觉得好,要我说,同样和亲的人统统都该死,一群没骨气的家伙!”苏月在旁边忿忿不平道。

第94章 昭君出塞意难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