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四章 赵偃、郭开、倡女三人行[2/2页]

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 3对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定。
      郭开不敢浪费时间。
      带着金银就开始走访起来。
      首先便是低调见了姚贾。
      姚贾本也得到消息,得知赵国可能有意派出公子偃,他倒也有心同意,毕竟公子偃的地位也不低。
      但随着郭开送上重礼,又言明厉害关系,说秦王要的是太子,而且还说太子与秦王幼年时有仇,这让姚贾顿时打消了让赵偃入秦的打算。
      姚贾虽然在赵国待了近半年,但终究没有打听过这些事,不知道谁与秦王有仇,但他倒是相信了郭开的话,毕竟秦王要的是太子入秦,没要赵偃入秦,足以说明一切。
      郭开离开之后,又去找了毛遂。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说动毛遂。
      如今毛遂年近四十,但除了当初随平原君入楚,以唇亡齿寒的理由说服楚国出兵援赵,解了邯郸之围的危险,后来这些年一直没有多少机会立功。
      因此,种种原因之下,毛遂同意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再次上朝。
      而廉颇回到府邸,同样生气。
      “竖子,竖子!”
      廉颇怒骂,“如果非要入秦为质,倒真不如让公子偃入秦。”
      廉颇目光闪烁,“反正公子偃经常流连娼馆。”
      廉颇一直瞧不上公子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因此心下有了决定。
      ……
      第二天。
      赵王宫内。
      双方再次开始争论。
      姚贾为了让秦王满意,自然不打折扣,言明必须要求是太子。
      廉颇等人据理力争,最后毛遂也终于开口。
      毛遂是什么人?
      那可是自比张仪之人,一口三寸不烂之舌当初说的楚王惭愧,最终出兵援赵的人。
      廉颇一个武将,哪里说得过,最终败退。
      赵王虽然无奈,但也只能同意,很快,双方又谈及第二条。
      “赔款,绝不可能?”
      赵王断然拒绝,“让太子入秦,已是寡人最后的退让。”
      “赵王就不想听听赔的是什么吗?”
      姚贾笑意盈盈地问道。
      赵王看到姚贾这张小脸就来气,不过此刻已经做出退让,他也只能压下,“什么意思?”
      “其实我王要的只是赵王一个态度,只要赵王立下国书,割让晋阳,我等带着太子入秦,我秦国大军立即撤退,从此秦、赵和平。”
      “晋阳?”
      “竟然是晋阳?”
      “晋阳秦国不是已经占据了吗?”
      此话一出,殿下顿时纷纷开口,交头接耳,一脸惊讶与奇怪。
      即便是赵王也眉头一挑。
      廉颇却是心下一动,脸色微变,开口说道:“大王,万万不可啊!”
      “若是割让了晋阳,我赵国便难以收复了。”
      “那么上将军现在可以收复晋阳吗?”
      姚贾冷笑质问。
      廉颇顿时话语一滞。
      赵王捏了捏眉心,他虽然有些好大喜功,但并非庸主,又岂会不明白廉颇的意思,但是姚贾说的没错,现在的赵国,哪里收得回晋阳。
      晋阳被攻下,之后反叛,但很快又被平定,经过一番清洗,想要收回谈何容易。
      除非哪天秦国衰弱,赵国强盛。
      但如果是那样的话,有没有这份国书都不影响赵国收回晋阳。
      想到这里,赵王有些头疼,忍不住咳嗽一阵。
      “罢了。”
      赵王胸口憋闷,无法忍受,终于做出决断,“好,就按秦王的意思,希望秦王守诺,不会再攻赵。”
      “赵王放心,我王必将守诺,只要赵王在一日,只要赵国不主动攻秦,我王绝不攻赵。”
      姚贾立即拍着胸口保证。
      太子赵侑虽然不甘,但是赵王已经决定,只能一脸失魂落魄地接受。
      毕竟,他是赵国太子,赵王连大义都用了出来,他无法拒绝。
      身为太子,必须担起责任。
      数日之后,姚贾以及赵侑等人离开邯郸之后。
      赵王却是气色越发难看,整个人也苍老了许多。
      毕竟被昔日一个他弹指可灭的质子如此逼迫,心中怎能没气。
      但偏偏发泄不出来。
      只是秦国也就罢了,赵国也可一战。
      但是燕国派出太子入秦为质,说不定秦燕双方达成了什么合作,届时双方夹击攻赵,赵国必危。
      长平之战他已经赌输了一次,他不能再输。
      所以只能同意秦国的无理要求。
      如此,燕、赵都有太子在秦国为质,谁也别想算计谁。
      或许也正是因为有燕国的陪伴,这让赵王也好接受了不少。
      这才如此顺利。

第二百二十四章 赵偃、郭开、倡女三人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