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七十二章 棒子从不让人失望[1/2页]

我收藏家的身份被村花曝光 铁不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然了,也不一定非要展览自己国家的文物。
      像日本那边,就有来自中国的宝物。只是他们比棒子国稍微有一点节操,没有明目张胆说是自己的。
      这要是换成棒子国,铁定就标注是自己国家的文物,有什么历史等内容,估计都虚构上去了。那样的事,棒子国可没少干。
      像什么七巧板,都能说是他们的传统艺术品。
      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
      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法国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用七巧板作为消遣游戏。
      这跟他们棒子国有毛线关系?
      什么都说是他们的,也不怕撑死。
      搞不好,哪天连儒学都是他们的,毕竟孔子都被他们改国籍了。
      棒子国参展的东西,倒是有不少都是他们自己国家的文物,比如那块牌匾等。不过,上面的中文,恐怕有点刺眼。
      “哈哈!这些棒子,千方百计要摆脱汉文化的影响,努力抹除汉字在他们国内的存在感。但是,稍微有点历史的东西,就跟汉字挂上钩。”
      “可不是?他们稍微有点历史的建筑,从外到内,都是汉字。”
      “别说那些了,现在他们身份证都摆脱不了汉字呢!”
      ……
      很快,方醒他们在棒子国展区看到一把琵琶,上面用英、寒两种语言做说明。
      不负众望,果然说成是他们国家的传统乐器。
      “我竟然内心毫无波澜。”
      “没有丝毫的意外。”
      “我就知道,肯定会有这样的情节。”
      “有内味了,是棒子国人。”
      ……
      直播间的观众狂喷。
      李震翻白眼:“琵琶怎么就成他们国家的传统乐器了?”
      “琵琶其实在东亚流传都很广,但最早的琵琶,应该是出现在秦朝,后来才传到半岛、日本,以及越楠等国。”夏雨说道。
      这点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方醒点头:“咱先不说琵琶吧!这把琵琶上的螺钿工艺,就不是他们棒子国能做出来的。”
      以前方醒也跟大家讲过螺钿工艺,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的总称。
      由于螺钿是一种天然之物,外观天生丽质,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也是一种最常见的传统装饰艺术,被广泛应用于漆器、家具、乐器、屏风、盒匣、盆碟、木雕以及有关的工艺品上。
      螺钿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商代的漆器。
      那时候,棒子国恐怕还没有文明,处于野人的时代。
      当然了,人家棒子国号称上万年文明史,咱也不说破。
      就在这时,不远处两个年轻人打起来。从他们的说话声能听出,一个是棒子国人,一个是日本人。
      “这是咋啦?都打起来了。”李震走过去看热闹。
   

第三百七十二章 棒子从不让人失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