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山阴县寻觅[2/2页]

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 那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老爷,按照你的要求,全部分发给这些女人,折算下来,每人大概是五两。”
      五两,还行吧,她们也算是有了第一笔储蓄。
      到了偏岭堡,吃穿又不花钱,日子会越来越好。
      “后面她们去堡内,那些衣食住行的事,你都安排好了吗?”
      “老爷,红裳和秀娘会处理相应事情,已经告诉了宋把总。”
      赵阳又和他聊了生活方面的琐事。
      然后转换话题。
      就这样,赵阳一路走,一路聊,没有过去多长时间,就抵达了山阴县城。
      只是山阴县仍然处于戒严状态。
      城门正紧闭着。
      山昼过来禀报道:“操守,我已经命人呼喊一通,但他们没有任何回应。”
      “哦?”听到这话,赵阳打量了一下城墙。
      要想打开城门,他有很多种办法,但这次来,他另有目的。
      要探听谁跟晋商范家存在牵连。
      所以,赵阳的行事不能跟上回一样,需要友善一些。
      赵阳考虑了一下。
      “这样,秀才,你一会将拜帖递上去,说是拜访知县,同时加上一些内容。”
      秀才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
      “老爷,需要加上什么内容?”
      赵阳说道:“你就说,偏岭堡奉上粮食一百石,具体内容你润色一下。”
      秀才大吃一惊。
      润色没有问题,可一百石粮食,是不是太多了。
      如此之多的粮食,足够现在偏岭堡所有人,吃上十多日。
      “老爷,这粮食的事,是不是斟酌一下?”
      赵阳摆摆手:“秀才,你就放心,我们偏岭堡粮食,不会短缺。”
      尽管有些疑惑,尽管有些心疼。
      但他还是按照赵阳吩咐处理:“老爷,我这就写。”
      随着势力不断发展,介入明代越来越深,传送限制也越来越宽。
      目前供应偏岭堡绰绰有余。
      再拿出一百石粮食,那都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要是想往现代运送大宗资源,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范教授也告诉赵阳。
      这事不急于一时,目前要是能开采煤炭,也先供应明代。
      等以后发展起来,再考虑转运资源到现代。
      赵阳一边回忆,一边找到偏僻之地,打开副门,将十石糙米,都运了过来。
      于此同时,秀才写好了拜帖。
      于是让山昼,将它绑在箭矢上面,然后射进县城。
      而后又将粮食拉到城墙不远处。
      两百四十袋五十斤粮食,堆在一起,确实也能产生震撼效果。
      时间不长,城门就徐徐展开。
      从内出来一队骑兵,领头像是一名文官,但他骑术相当不错。
      秀才趁机介绍道:“老爷,这人就是知县陆若甫,此官风评一向不错……”
      听着描述,赵阳眼前浮现一个勤政爱民的官员形象。
      只是仕途一直不顺。
      又没什么关系,知县当了不少年头,想必是晋升无望。
      赵阳也迎了上去,跟陆若甫见礼。
      因为武官和文官,地位相差悬殊。
      赵阳保持着谦逊。
      他拱手道:“知县大人,卑职是偏岭堡操守赵阳,特来拜见大人。”
      赵阳没有提上次射杀县丞一事。
      而陆若甫也装作从未发生一样。
      只是陆若甫的疑惑,仍然没有解除,原来是偏岭墩,为何成了偏岭堡。
      这又是什么时候冒出的操守。
      但当初那文书,陆若甫确定了“真实性”。
      暂时抛开疑问,陆若甫很是客气。
      “赵操守此来正好,本官在城内,备下薄酒,请跟本官前去一叙。”
      第一件事,就跟赵阳收到信息不一样。
      不是风评不错吗,怎么上来就喝酒?
      难道这是鸿门宴?

第51章 山阴县寻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