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章 升官发财[2/2页]

大明:开局上交双穿门 那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如此一来,二十两的粮食够十来个人,消耗一年。
      所以,墩军的反应很正常。
      随即现场一下子轰动起来。
      他们对赵阳充满感激。
      甚至部分墩军,大声呼喊出来,表达自己的谢意。
      宋老三没有阻止下属高兴。
      而且,他已经提前得到赏赐,比墩军要多很多。
      周围气氛很好。
      这是赵阳希望看到的事情。
      军心稳定,对于偏岭墩的稳定,至关重要。
      随后,赵阳准备趁此机会,宣布一个决定,这个想法酝酿许久,此时正好合适。
      “周山,你站到前面来。”
      周山同样处于兴奋中,跟宋老三一样,他得到的东西更多。
      所以听到赵阳的话。
      没有迟疑,立即走了上去。
      而赵阳看着众人,等视线集中过来。
      就宣布道:“现在,我任命周山为偏岭墩管队,负责……”
      听到这样的消息。
      那些墩军高兴之余,都投去了羡慕的眼神。
      就连宋老三,都感叹不已,搭上把总的车,直接成了管队。
      运气真好!
      至于周山本人,那更不用说,如今,他激动不已。
      明代这种年月,谁不想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周山算是成功了。
      将会记入族谱,流传后世。
      周山双手抱拳,大声应是,接受了任命。
      整个人的面貌一下子大为改观。
      显得气势十足。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赵阳的任命,众人似乎没有异议。
      很容易接受。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明代的军事制度,因为两者间息息相关。
      明代基本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
      最高的军事机构是五军都督府。
      在基层,卫所武官有小旗、总旗、百户等等。
      只是土木堡之变后,五军都督府名存实亡。
      军事制度发生了转变。
      营伍制逐渐发展起来。
      而这就是总兵一系的战时征戍制度,跟卫所的日常屯戍不同。
      相应的晋升顺序,基本是什长、管队、把总、操守、守备、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
      把总也就比管队高一级。
      说句实话,要想任命管队,把总真决定不了。
      只是赵阳情况不一样。
      他靠着招摇撞骗,嗯……仿造技术,摇身一变,成了巡抚的人。
      明代的时候,巡抚能节制辖区军政事务。
      像大同总兵王朴,就要受到大同巡抚叶廷桂的节制。
      而在明代中后期,文官的地位凌驾于武官之上,这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譬如说叶廷桂,他是以右佥都御史的衔,出任大同巡抚。
      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他这个巡抚就是正四品。
      至于王朴,他是以都督佥事的衔,出任总兵。
      同样的道理,都督佥事是正二品,大同总兵就是正二品。
      文官高于武官,从这就可见一般。
      所以,赵阳是巡抚的人,他任命管队,众人也就不奇怪。
      将周山提为管队,银钱发放完毕,就解散了队伍。
      此时,赵阳、宋老三和周山,三人去了齐广住所,还是原先那间二堂。
      他们又将暗格搜查一遍。
      但是一无所获。
      赵阳想了一下,向宋老三询问。
      “宋管队,你上次说齐广背景深厚,你不敢轻举妄动,你可知他有何背景?”
      宋老三没有保留。
      “把总,我知道的情况是这样……
      具体是哪一方的人,卑职不敢确定,但跟他来往那些,都不简单。”
      “哦?”赵阳发现了问题。
      “都跟谁联系过,如何不简单?”
      面对赵阳询问,宋老三知无不言。
      “当时上任,平虏卫那边来了参将,专门跑了一趟偏岭墩,为他站台……”
      把总到任,一个参将居然跑了一趟。
      平虏卫,这就有点意思了……

第18章 升官发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