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0章 古代的“烤箱”[2/2页]

穿越古代逃荒种田 花生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而且,南瓜与面粉的比例越大,蒸出来的月饼就越软糯。
      多提一嘴,抚远县暂时没有糯米售卖。
      枣泥月饼的制作过程就要复杂一些。
      首先要制作枣泥。
      把每个胖胖的大枣都洗干净,然后把枣核挖出来。
      去核的大枣放进水里煮两刻钟。
      煮好后,把大枣捞出来去皮,然后弄成泥状。
      光这个步骤,就把杜空青和如意两个小姑娘累的够呛。
      两人各种捶打大枣,效果都不太好。
      最后杜空青还想跑回家把她爹的药捻子拿过来,然后把大枣放到上面捻。
      被洛小苒阻止了,她递给她们一把菜刀。
      洛小苒站在一旁看着杜空青和如意满头大汗地手拿菜刀砍大枣,一脸唏嘘。
      她无比怀念现代的粉粹机。
      就像剁饺子馅一样,最后剁出的大枣还挺接近泥状。
      枣泥剁好后,洛小苒亲自上场炒枣泥。
      在枣泥中加糖后,搅拌均匀。
      点上小火,不停翻炒。
      分批次加入菜籽油,防止烧焦锅底。
      炒到乌黑发亮的时候,说明里面的水分已经熬干了。
      枣泥也就做好了。
      这次和的面团里有鸡蛋、糖和菜籽油,整体呈现微黄发亮的样子。
      面团发酵好后,做成剂子,中间添加枣泥,然后放进圆形模具里按压成型。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洛小苒的古代烤箱。
      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洛小苒给王担担解释了很多遍,才得以将这个烤箱搭建成功。
      首先,要有两个连在一起的灶台。
      一口灶台上面挂着黄土制成的锅盖,称为一号灶台。
      另外一口灶台上面铺着一层铁板,称为二号灶台。
      一号灶台大火,将黄土锅盖里的温度烧高。
      二号灶台小火,将铁板温度烧的较低一些。
      这样,黄土锅盖和铁板上下摆放时,它们之间能形成一个半密闭环境。
      这个半密闭环境能够实现热对流,也就成了烤箱。
      这个烤箱制作过程中比较费劲的是,要在上面搭建滑轮。
      不仅能让黄土锅盖可以在一、二号灶台之间左右移动,还能在二号灶台上下移动。
      一、二号灶台之间左右移动,是创建了“烤箱”。
      在二号灶台上下移动,是调节“烤箱”的温度。
      黄土锅盖放低,烤箱温度则高一些。
      放高,烤箱温度则低一些。
      在铁板上放些面粉防止粘连,然后放上枣泥月饼进行烤制。
      根据烤制过程中月饼的状态,可以随时调整黄土锅盖的高低来控温。
      洛小苒这边月饼做的热火朝天,吉婶那边的饭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有了孙清源、三思和杜康氏收拾蔬菜,吉婶只需要收拾肉类。
      没过多久,备菜过程就完成了。
      吉婶擦了擦手上的水珠,跑到洛小苒身边问道:
      “小姐,肉和菜都备好了,现在炒不炒?”
      洛小苒伸了伸懒腰,看到外面的太阳已经落了一大半,染的周围的晚霞甚是好看。
      “炒!晚饭早点吃,待会儿看大家要不要留下来一起赏月。”
      “好嘞。”

第80章 古代的“烤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