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刘宗周僵硬的尸体,朱慈?R终于回过神来。他向来敬重刘宗周的人品学识,发现刘宗周惨死,不由得泪流满面。
      城墙上的士兵们剑拔弩张,怒火冲天,渐渐围住青鸾这些鞑子间谍,恨不得把他们剥皮抽筋。
      “站住,不许轻举妄动,否则我杀了你们的太子殿下!”
      青鸾厉声呵斥,紧紧勒住朱慈?R的脖子,匕首在他眼前晃动:“太子,还不投降吗?”
      朱慈?R战战兢兢道:“刘老大人说了,我大明朝没有投降之君,更没有投降之太子……”
      “呸,胡说八道!当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落在蒙古瓦剌部也先手里,成了俘虏。大明朝早有投降之君了,休要自欺欺人!”青鸾伶牙俐齿。
      朱慈?R一时语塞,其实关于明英宗的故事,他是无比清楚的。土木堡之变,是大明朝历史上的一道疮疤。
      青鸾趁热打铁道:“朱慈?R,你已经成了俘虏,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你投降了,奴家仍旧是你的青鸾,是你的好姐姐。倘若不降,你必死无疑,连带着城里将士和百姓们也会遭殃!”
      朱慈?R有些犹豫,有些动摇。
      城墙上的士兵们看出了太子的为难,齐刷刷跪下去道:“太子殿下,死则死矣,我等绝不投降!”
      历史上的朱慈?R,在崇祯皇帝自缢而死之后,落在了李自成手中,封为宋王,曾跟随李自成攻打山海关。
      后来李自成兵败,逃出京城。在兵荒马乱之中,朱慈?R侥幸逃脱。
      可他没有往南边逃命,反而回了京城,躲到外公周奎家里避难。周奎害怕受到牵连,把他献给了满清朝廷,最终死在了多尔衮刀下。
      朱慈?R这一举动,完全是自投罗网,不仅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还使得弘光朝廷陷入延绵不休的内讧之中。
      后世之人读到这一段历史,往往扼腕长叹,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何朱慈?R会做出如此愚蠢的选择?
      有人说朱慈?R当时没看清楚鞑子的真实面目,以为鞑子入关是为了给崇祯报仇,对鞑子心存幻想。
      也有人说,朱慈?R自幼生在于皇宫之中,思想单纯,性格软弱,没有主见。
      总而言之,朱慈?R不是合格的储君,至少在这个乱世,他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他的重任。
      他只是个懦弱之人,一个在国破家亡之际无所适从惊慌失措的孩子!
      “青鸾,你以后还会陪着我,不离不弃吗?”朱慈?R问道。
      “当然!”青鸾妩媚笑道。
      朱慈?R闭起眼睛,两行泪水缓缓滑落。片刻后,他睁开眼,有气无力道:“众将士听令,打开城门投降,不得抵抗!”
      “太子殿下……”将士们失声痛哭。
      城门开了,鞑子骑兵风卷残云涌入城内。先是缴了明军士兵们的武器,把他们驱赶到军营里,而后团团包围住。
      半个时辰不到,清兵完全掌控了开封城,稳住了局面。
      朱慈?R已经被押回了王宫,他呆愣愣坐了好长时间,问道:“青鸾,清兵不会杀害城中百姓,也不会杀害我军将士的,是不是?”
      青鸾淡淡道:“这我可就做不了主了……”
      “啊,你答应过我的!”朱慈?R跳了起来,盯着青鸾的眼睛,“你……你在城墙上劝我投降时说的那些话,是谎言吗?”
      就在此时,有两个身穿满清朝服的人走了进来。一人是范文程,一人是孔有德。
      原来在得到阿济格领兵攻打潼关的消息时,范文程预料到崇祯不会错过这个大好良机,他甚至提前预判到了崇祯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手段,明白西安和成都必遭明军攻击。
      阿济格不足为虑,崇祯才是劲敌。故而范文程为多尔衮谋划了暗度陈仓、围魏

第184章 国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