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69章 千江水域的天才[1/2页]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车轱辘咕咕的响动着,端坐在安车之上,今年已经年近七十的夏侯始昌,满头白发,身形消瘦,腰背皆弯,看上去似乎已是风烛残年。
      但那双似乎永远充满着智慧和温暖的眼睛,却在无时无刻的鼓励着他的弟子、门徒们。
      让人如沐春风,情不自禁就生出孺慕之情。
      作为学的专家,兼界的研究大能。
      夏侯始昌虽然没有接受过正统的教育,不是董仲舒和胡毋生这两个主要公羊学派支系出生的。
      但是……
      他曾拜入济南鸿儒伏公门下,得授,而授他的伏公来头很大,其乃太宗名士,儒门精神领袖伏生之后。
      此人地位,相当于公羊学派的公羊寿,是汉季尚书学派的祖师爷。
      仅仅是他保存了,使其能重见天日这一功劳,就足以让人顶礼膜拜。
      太宗在位时,曾敬为国老,遣晁错为弟子,从其受。
      是故,夏侯始昌虽然没有董仲舒、胡毋生那么有名,但在公羊学派的地位一点都不低。
      在董仲舒去世后,他就成为了公羊学派内部的领袖之一。
      连当今天子也异常敬重其学问、品德,任为昌邑王太傅。
      “老师……”一个儒生捧着一副简书,恭身来到夏侯始昌的车驾前,拜道:“长安来信!”
      “拿来……”夏侯始昌抬起头,轻声说道,他是鲁人,所以口音里有浓重的鲁音,听起来和天下盛行的雅语有些格格不入,大约就像后世的广东人讲普通话,听着有些含糊。
      但他并不打算改——虽然其实他可以讲一口纯正的关中雅语。
      然而除了面见天子以外,其他所有时候他都是以鲁音与人交谈。
      因为,对于所有鲁地儒生而言。
      鲁音不仅是他们的骄傲,更是他们用来提醒和警示自己不要忘记使命的象征。
      就像勾践卧薪尝胆的那个苦胆。
      很快,那个儒生就将简书呈递到夏侯始昌面前,他微微摊开,放到一个专门用来阅读竹简的书架上,然后看了起来。
      “丞相要垮台了啊……”微微的看了看书简上的内容,夏侯始昌就微微掐指算了算,叹道:“征兆早有啊,去岁梁父山莫名起火,山火燃掉了天主庙的承柱,丞相者,承奉天子,相助社稷也!”
      此话一出,左右皆敬拜:“老师英明!”
      与董仲舒、胡毋生一系的传授方式不同,夏侯始昌的门徒弟子,多是其宗族门人。
      这种家传经书的方式,在如今依然昌盛不已。
      如的另外两个小学派,邹氏传与夹氏传,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延续。
      父传子,子传孙。
      外人若想一窥其经书,通常要付出真金白银。
      价格高到很多时候就连王侯也承受不起。
      譬如,当年贾谊贾长沙欲观邹氏传,以其名声地位,尚且付出了五百金,才被许可一观。
      而夏侯始昌的家学,外人想要学习,一般来说,先准备一千金再说。
      只是……
      环顾四周,夏侯始昌微微一叹,家传经学的方式,可以保证经义和知识被自己家族垄断。
      但却缺乏活力,难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汉家思想界的变化。
      但他又舍不得和董仲舒、胡毋生等人一般,将自己毕生心血,平白传授给不相干的人。
      这是鲁人根深蒂固的思维。
      吝啬、保守、顽固和固执己见。
      他早知道自己的这些毛病,也早明白要改。
      但和鲁音一样,他拒绝!
      概因这是鲁人的骄傲。
      他伸手出来,立刻有两个孙辈上前,搀扶起他。
      “祖父大人……”一个年轻的小家伙,将夏侯始昌的鸠杖递给他,然后小心的扶着夏侯始昌,问道:“您要去哪里?”
      “吾要去面见大王!”夏侯始昌回头看着这个年轻人,眼中满是慈爱,对他来说,这个虽然只是族人之子的年轻人,却必可承他衣钵,所以话语之中满是温柔:“长安城将有大变,吾身为太傅,当为大王画之!”
      没有人能拒绝帝师的诱、惑。
      当年申公九十岁,一遇天子传唤,便不顾车马劳顿,远行数千里来到长安。
      夏侯始昌记得很清楚,当年,他就站在道路边,望着朝廷使者恭敬的尊请申公入朝。
      可惜……
      自孔子以降,鲁人就似乎被诅咒了一样。
      先是孔子周游列国终不得用。
      然后又是曾子、子思,困于鲁国,不得伸张。
      而子夏、孟子、荀子却名动天下,风光无比。
      等到了秦季,鲁地儒生疯狂涌入咸阳,汇聚在秦始皇和秦二世之下,企图劝说他们行儒家之政。
      结果,秦始皇焚书坑儒,狠狠的抽了他们一巴掌。
      二世倒是蛮敬重他们的。
      但是……
      秦二世而亡……
      其后,鲁地儒生们,在秦末的战乱之中,一次次的押宝。
      他们最开始拥护臧霸,然后臧霸gg了。
      接着又拥护田横兄弟。
      田横兄弟gg。
      最后又宣布效忠项羽,项羽倒是很敬重他们。
      但亥下一战,项王自刎乌江,鲁儒们发现,那个曾经被他们瞧不起、看不上、觉得不可能成功的流氓头子,草民出生的泗水亭长刘邦坐到了天子宝座上。
      这可太尴尬了。
      于是,鲁儒们在项羽败亡后,打起为‘项羽尽忠的旗帜。
      号称要和刘氏汉室鱼死网破。
      刘邦闻言勃然大怒,下令调集重兵,将鲁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其时周勃陈平,秣兵历马,韩信萧何,引兵在外。
      鲁儒们吓得双股战战,于是肉袒而降。
      想着这些往事,夏侯始昌的内心就充满了耻辱。
      在事实上来说,汉季社会舆论的‘新王论的兴盛,鲁儒们贡献不小。
      在某个程度上来说,再没有比鲁地儒生更希望汉室灭亡,改朝换代的人了。
      因为,只要刘氏统治存续一天,那他们一天就要承受那些耻辱和痛苦。
      高帝曾在儒生帽子里撒尿,而被他撒尿的那个儒生恰好是鲁地出生……
      高帝也曾经见到一个戴儒冠的

第369章 千江水域的天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