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6章 丰厚的奖励[2/2页]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旦。
      更难受的是——若果真如此,那么汉室在西域方向的力量就会变得危险和空虚。
      汉军可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维系在楼兰的地位,稳固在楼兰的存在。
      别说去找车师麻烦了。
      到时候,怕是匈奴人要跑来楼兰挖墙脚了!
      只要想到,自己养了十多年的小棉袄可能要被人ntr,头上可能绿油油,李广利就握紧了拳头!
      “楼兰决不能有变!”李广利几乎是咬着牙齿,吐出这句话。
      若被匈奴ntr了楼兰,作为大汉帝国地位最高的将军和西域、漠北方向的负责人。
      李广利知道,自己可能会成为天下的笑柄。
      那些笑话和鄙夷他的人,指不定在背后会编排出什么来呢?
      当初,他初征大宛遇挫,被迫退回敦煌,长安城的儒生和一些贵族就在私底下说什么‘贰师将军不过中人之姿,都尉之才,奈何陛下拔苗助长……这种话。
      搞得他哪怕后来得胜归来,在民间舆论眼里,也是一个花架子。
      更夸张的是——有些家伙还在私底下造谣说:贰师将军两征大宛,前后出塞十余万人,归入玉门关者不足万人这种话出来。
      这些渣渣造谣造的天下人都以为他在大宛虐待士兵,致使汉军十不存一。
      这不胡扯吗?
      两征大宛,固然出塞十余万。
      但真正的主力是六万步骑,其他人都是辅兵和民夫。
      而且,说他虐待士兵,这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他为了拉拢军心,可谓费劲了脑筋!
      为了让士兵们吃好穿好,他直接和天子打报告,强行从太仆和少府衙门弄去了十万头牛供给军需!
      还将在大宛缴获的战利品,统统分给士兵。
      自己就拿了一把宝剑。
      结果,坊间舆论造谣说他虐待士兵,导致死伤惨重,出塞十余万,回到玉门关的只有一万多人。
      这简直就是断章取义。
      确实,跟他回到玉门关的部队只有一万多。
      但那是先头部队好不好!
      而且,他光是上报给朝堂的立功军官名单就多达一千五百人。
      换言之,若真的只剩下一万多人归塞,那这一千五百名功臣哪里冒出来的?
      就更不用说,倘若真的损失如此惨重。
      即使天子能饶他,汉军各部能饶他?那些失去了亲人的贵族和地主们能饶他?
      一次损失十万兵力!?
      而且还都是青壮!
      真若如此,整个居延和酒泉的边塞军队恐怕都要无人了。
      难道现在在居延、酒泉和敦煌的汉军士兵,都是亡灵不成?
      但李广利也没有办法。
      首先他是统兵大将,长期在外。
      十几万大军的衣食住行都要他管,他甚至还得管西域各国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没有功夫在长安和人打嘴炮。
      其次,他也不能辩驳。
      原因还是因为他手腕重兵,天子能放心他,他自己也不放心啊!
      当年萧何都要自污,他现在这个坏名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他也是保护。
      所以他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他内心深处又是一个很敏感,极有自尊的人。
      每次回长安,听到那些闲言细语,他都恨不得提刀砍人。
      若再被人栽一个无能、坐视楼兰倾覆,败坏国家大局的罪名在头上,这三人成虎他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一念至此,李广利就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长安,马上去面见天子,请求立刻返回居延来处置楼兰之事了。
      可是……
      这楼兰的问题,似乎是一个死结。
      怎么解决呢?
      李广利一时间也没有辙。
      忽然,李广利听到那位张侍中说道:“君候,下官有一个愚见,或能解楼兰困局……”
      李广利立刻抬起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长身拜道:“愿请侍中赐教!”

第286章 丰厚的奖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