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4章 白衣女子[2/2页]

万道龙皇 牧童听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道。
      刘进听了,虽不明张越的意图,但也道:“诚如侍中之言,先王尽善尽美,泽及鸟兽,德被山川,孤亦常往之!”
      “殿下圣明!”张越俯首拜道:“臣打算于新丰,择一乡亭,重现先王乡邑之制!”
      张越抬起头来,图穷匕见,说道:“先王乡邑之制,以弹单为要,今汉虽有三老,虽能颇率民为耕,然终究不美,臣意欲在新丰择一乡,重建先王的乡邑之制!”
      自战国开始,托古言今,渐渐蔚然成风。
      特别是儒家上台后,更是凡事都喜欢讲先王,谈商周。
      这股风潮在后来,演变为了王莽改制的理论依据。
      只是,因为太过理想,脱离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王莽改革以失败告终,他和他的新王朝被埋葬于历史的长河中,被人唾弃。
      但王莽改制的一个成果,却被东汉继承,并在之后成为了门阀政治的温床。
      那就是东汉王朝的弹单乡社制度。
      什么叫弹单乡社制度?
      其实就是人民民主有限自治制度。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制度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利的保障了东汉王朝的财税和经济。
      也有很多东西,流传到了后世。
      譬如,后世就出土过东汉的‘鲁阳碑‘昆阳碑等勒石乡约。
      其实就是东汉版本的村规乡约。
      由地方上的长者和士大夫、致仕官员共同商议、制定。
      然后,将商议、制定的内容,纂刻到石碑上,立于乡邑之中,所有百姓都可见,也都要遵守。
      可惜,在后来,由于东汉中期的混乱政治,这个原本良好的村民自治互助制度,最终演变成为了东汉的门阀温床。
      东汉王朝的努力,虽然失败了。
      但却给张越提供足够多的有用信息和经验。
      使得他能够站在东汉失败的经验上,提出自己的‘乡社自治制度。
      刘进一听,立刻就来了精神,兴致勃勃的坐直了身体。
      自有汉以来,不管是从前执政的黄老学派,还是现在执政的儒家公羊学派,仰或者现在在野的反对派谷梁学派。
      全部都是百姓自治的拥护者。
      所不同的是,黄老学派讲的是小政府大社会,国家只需要管法律范围内的事情。
      法律没有规定和约束的,那就随老百姓怎么玩。
      哪怕他们要炸掉地球,只要法律没有规定说不行,那就不要去管,随便老百姓自己嗨皮。
      而公羊学派则讲究导民向善,要求地方官和乡绅士大夫以身作则,同时呢,要求限制土地兼并和蓄奴。
      提倡和主张推广和普及更多的新技术。
      他们继承和主张了孔子、孟子的先富民再教民的思想。
      而谷梁学派,则是乡贤政治的拥泵。
      他们认为,把地方事情交给乡中君子去管就好了,国家和社稷,只需要管好大方向,君子们就能带领百姓,走向幸福美好的未来……
      三种不同的自治方案的先后提出,证明了诸夏思想,至少在现在,还是充满了活力,有着无限未来的。
      当然,有支持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法家就一直是,也从来是乡民自治的坚定反对者。
      在法家的意识里,恨不得官府,连老百姓交个朋友,也要先审查一下。

第194章 白衣女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