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后续,晚点替换)
这会儿在路上也没有什么心思走亲访友的,不像之前在京城里还抽空拜访了一些凡俗好友,会试之前,名声固然要紧,可要是因为什么诗会误了这一次科举,那可就不美了。
即使在架空的时代,“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也绝不是一句空话。
因此回到了京城后,武竣就一心苦读,同时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科举的条件艰苦不比寻常,春寒料峭的时候连个夹衣都不能穿,带的干饼子都得掰开来避免夹带,号房里更是说不准有没有一口热水喝,万一遇上下雨天一不小心就淋湿试卷,还要注意最好别去厕所,会被戳上黑印。
还有些臭号之类让人闻风丧胆的倒霉事情,可以说不仅要求极高,条件也很艰苦,天然筛选掉很大一批身体不好的人。
有那些不幸的,说不定考上一次,就没了半条命,还不定能考中。
考前分享经验的时候武靖说起自己当年,父亲不在身边,独自寄居在亲戚家里,当时的辛酸苦辣,难以言说。
好在如今两个弟弟想要应考,都能住在自己哥哥家里,就算嫂嫂不高兴了,至少还能与间屋子,比起住到外面客栈或是租住某处、寄居某处要舒适多了。
当然,兄弟闲谈的时候,也难免说起父亲的不体面。
无论是武竣还是小厮,说起来都相对委婉,只说是赴宴时“痰迷了心窍”,但是打马虎眼的细节处完全可以让老到的兄长察觉到里头的问题。
既是新春赴宴,赴的是谁的宴又
第14章 无剧情古代(十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