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报纸上连载的小说,一般一天就更新四千字,凑够六万字之后就能合起来印刷一册单行本!”
“人家都在报纸上看过了,还会买你的书吗?”
“看过了又不是记住了,以后还可以看一看的嘛,再说,报纸上四千字四千字的看,那有一本六万字一起看来得那么爽快。
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看过了,就算港岛所有人都看过了,还有海外华人和宝岛那边的人没有看过嘛。
大人都看过了,以后的小娃娃长大了也是可以看的嘛,你看人家明报金老爷子的小说,连载之后单行本不也卖得那么好吗?”
“你那些书能和人家金先生的武侠小说相比?”
“比质量肯定是比不过的,可比销量,我的报纸反而更高一点好不好?”
“你那是颜色小说,那些咸湿佬会舍得花钱买正版书吗?”
“你别管它颜色不颜色,我有那么大的粉丝量,销量就肯定差不了,再说,你可以印刷两个版本嘛,一种带颜色的,一种不带颜色的。
你还可以印制一些精美一点的正版,也可以印刷一些便宜货当成盗版来卖,不也一样能赚钱吗?
而且,你还可以去鹏城开工厂来印刷,不但能利用内地便宜的人工和材料来压低成本赚得更多,甚至都可以反过来冲垮港岛的盗版市场。
另外,现在去鹏城开工厂不但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还可以拿土地哦,以后又能大赚一笔。”
“国内的土地好像只有几十年的使用权吧?”
“你想活两百岁吗?几十年还不够?
再说,土地使用权是几十年,可土地上面的建筑总是你的吧?
难道人家还能把你房子给强拆了不成?
现在虽然没有明确颁布律法说明怎么处理,不过想来最后大不了租期到期后补交一点土地出让金就行,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所以你都用不着担心!”
叶明犹豫了一下,“你让我回去商量一下再说,这么大的事情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准确点说我没那个把握操作好。”
“行,不过你不能让我公司出事儿啊!”
“放心吧,出不了事儿!”
“告诉二爷他们,你们现在回去就是华人华侨,国家会对你们很客气的,尽管放心大胆的回去投资。”
国家现在不但需要外汇,更希望全世界看见这个国家的诚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尽快把鹏城发展起来。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境外资本还是充满了忧虑,整个八十年代鹏城的发展都没有进入快车道。
直到九二年的又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到南海边写了一个诗篇,整个南方才开始蓬勃发展了起来。
然后几亿人告别年幼的孩子和老迈的父母,开始南下没日没夜的干活儿,一分钱一分钱的为这个国家赚取外汇。
自己没技术优势,只能做劳动密集型的代加工嘛,有些东西的单价甚至都还没有一分钱。
曾经王正也是其中的一员。
第九十四章保护费[2/2页]